发布时间:2022-03-14 11:26:45 来源:潮州信息网
□ 王维元
潮州近代画家中有不少是土生土长的人才,佃介眉先生就是其中有着特别意义的一位。介眉先生一生几乎足不出潮州,是靠什么来支撑他的书画创作呢?我想应该是中国文化人的那一种文脉的衍承,文化的滋养和精神潜在意识的默化。
介眉先生那个时代,潮汕地区的学子有不少人到上海、杭州学习绘画。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介眉先生的画作好像没有受到海派的影响,同时也好像不受闽南派或岭南派的影响,而是凭着自己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而自成一家。佃介眉先生的作品,有时很难说出究竟秉承哪一家哪一派,这是一个很特别的现象。
潮州文人摆脱不了“儒佛交辉″地方文化的影响,当然也摆脱不了来自中原文化的影响。介眉先生虽然足不出潮州,但他的根深深扎在这片肥沃的土壤。潮人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感情与生俱来,理解力尤为优秀。
介眉先生所画的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一笔一画,一石一木,峰峦洲渚,村舍水泊,恍如子久的皴法而笔踪无寻,干湿变化无常,极具公望气息。
介眉先生肯定没有去过富春山,也没有看到黄公望的山居图原作,而当时的印刷水平也不如现在,纵然看复制的柯罗版印刷品,应该也是比较粗糙的。这不得不惊叹介眉公对古人画作惊人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当然,介眉先生的绘画得益于他诗文、篆刻修养及其成熟的书法功底,他的用笔不急不慢,使转圆润平缓,如屋漏痕似锥画沙,温而不燥。所以一个有成就的画家还得依靠其知识全面的修炼。艺术高处万法归一,无法之法,顶尖境界其理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