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3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在市区前新街陈泽桂的工作室,有一条“竹签版牌坊街”。陈泽桂是一名美术老师,2018年以来,心灵手巧的他用90万根竹签“粘”出了23座缩小版古牌坊。经常有朋友慕名前来观赏,精巧的“牌坊”令人赞叹不已。
记者在陈泽桂的工作室看到,23座牌坊依序排开,屋檐线条流畅,梁枋纵横交错,细节考究,十分俊逸。室内暖黄色灯光把素色的竹签牌坊衬托得越发古朴。
陈泽桂是潮安区沙溪镇“80后”的小伙子,他自小学习书画,没学过建筑。为何要用竹签制作牌坊街,这缘于他一次偶然的灵感和对家乡的热爱。据陈泽桂介绍,十年前,他看到一则报道,一名外国人用竹签制作城市模型,于是他有了用竹签制作潮州标志性建筑的念头,随后便开始模仿、探索。2012年,仍在上学的他就曾用168万根竹签“粘”出了一座长约10.3米的缩小版广济桥。如今十年过去了,竹签版广济桥依旧完好。
2018年,陈泽桂又把创作的目标对准牌坊街。动手前,他用时约1年,从不同角度,拍摄每一座牌坊。通过大量照片的比对,再加上从各处搜集来的资料,缩小版的“竹签牌坊”在他脑海里渐渐成形。
因为有过“造桥”的经验,这次他多了不少制作经验与技巧:从使用普通牙签到采用定制版牙签、各种类型的快餐筷子及桐木,更好地体现了牌坊的厚重感;从使用普通的剪刀到修枝剪、夹弯竹签专用工具,让竹签更“听话”,塑造出各种形态;用锡焊电烙铁或者用工具刀削掉制作过程中的胶水点,让牌坊外形更为精细……2019年中旬,23座竹签版牌坊便基本成型了。
此后,由于工作等原因,陈泽桂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断断续续对作品进行完善。“受材料、技术等限制,牌坊上的‘安仔’,我采用不同的青花窗元素代替。而牌坊上的‘倒吊莲花’我采用了圆的快餐筷筷头制作。”陈泽桂介绍说,这23座“牌坊”用了约90万根竹签制作而成,还请人制作了116只树脂石狮子装点其中。
今年3月底,陈泽桂又对牌坊街牌坊上的牌匾进行拍摄,准备把照片按比例缩小后,将其拓印在“竹签牌坊街”的竹片上;还将制作竹签石板,将一座座“牌坊”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牌坊街”……
陈泽桂表示,有机会的话愿意将“竹签牌坊街”捐赠给潮安区博物馆,让更多人看到、了解及关注潮州文化。今后,他还想造竹签版的鳄渡秋风亭,以自己的方式进一步宣传潮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