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5 09:30:00 来源:潮州信息网
导 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队伍的思想水平。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
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是促进干部思想解放、作风转变、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干部在纷繁复杂、充满诱惑的大环境中增强抵抗力、辨别力和适应力的重要渠道。
为此,潮州市委把“月读一书”活动作为“干部思想作风转变”战役的重要任务,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养成良好读书习惯,每月至少品读一本好书,畅谈体会感悟,谋划工作新篇。
市“干部思想作风转变”战役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发出“月读一书”推荐书单,并重点为广大党员朋友介绍市委何晓军书记和何广延市长每月推荐的书籍。
我们也欢迎各位读者向“潮之峰”分享您的读后感,来稿请投“潮之峰”官方政务邮箱【czswzzbdyk@gd.gov.cn】,务必注明单位、姓名和联系方式,如采用,“潮之峰”编辑部将与您联系,并根据需要对稿件进行修改。
推荐书单
一、马列主义类别
1.《共产党宣言》(作者:[德] 马克思;[德] 恩格斯)
2.《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作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编写组)
3.《跟毛泽东学工作方法》(作者:张太原 等)
二、潮州文化历史类别
4.《中国与重洋:潮汕简史》(作者:黄挺)
5.《旧影潮州》(作者:丁铨)
6.《潮汕史(上卷)》(作者:黄挺;陈占山)
三、哲学、宗教类别
7.《中国哲学通识课》(作者:周桂钿)
8.《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
四、社会科学总论类别
9.《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作者:[美] 弗朗西斯·福山)
10.《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
11.《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作者:[美] 塞缪尔·P·亨廷顿)
12.《社会治理:组织、观念与方法》(作者:张静)
13.《城市的胜利》(作者:[美] 爱德华·格莱泽)
14.《城乡差别的中国政治》(作者:徐勇)
15.《万历十五年》(作者:[美] 黄仁宇)
16.《中国大历史》(作者:[美] 黄仁宇)
五、政治、法律类别
17.《政治的逻辑》(主编:王沪宁)
18.《党员、党权与党争》(作者:王奇生)
19.《新乡土中国》(作者:贺雪峰)
20.《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作者:钱穆)
21.《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作者:[英] 卡尔·波兰尼)
22.《文明的冲突》(作者:[美] 塞缪尔·P·亨廷顿)
23.《论中国》(作者:[美] 亨利·基辛格)
24.《寻找法律的印迹》(作者:余定宇)
六、经济类别
25.《货币战争》(作者:[美] 宋鸿兵)
26.《市场的逻辑》(作者:张维迎)
27.《市场与政府》(作者:张维迎)
28.《解读中国经济:聚焦新时代的关键问题》(作者:林毅夫)
29.《大数据时代》(作者:[英]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英] 肯尼斯·库克耶)
30.《大繁荣》(作者:[美] 埃德蒙·费尔普斯)
31.《数据之巅》(作者:涂子沛)
32.《经济发展理论的十位大师》(作者:[美] 古拉德·M·米耶 ; [美] 都德莱·西尔斯)
七、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别
33.《未来简史》(作者:[以] 尤瓦尔·赫拉利)
八、艺术类别
34.《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作者:蒋勋)
35.《艺术的力量》(作者:[英] 西蒙·沙玛)
九、历史、地理类别
36.《国史大纲》(作者:钱穆)
37.《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美] 贾雷德·戴蒙德)
38.《人类简史》(作者:[以] 尤瓦尔·赫拉利)
39.《今日简史》(作者:[以] 尤瓦尔·赫拉利)
40.《全球通史》(作者:[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
41.《叫魂》(作者:[美] 孔飞力)
42.《现代中国的形成》(作者:李怀印)
43.《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作者:许倬云)
4月份市委书记市长推荐这两本书
一、《共产党宣言》(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扫描二维码阅读书籍
简 介:《共产党宣言》(又译《共产主义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它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2015年11月,《共产党宣言》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籍之一。
二、《中国与重洋:潮汕简史》(出版社:三联书店)
简 介:本书力图扼要而清楚地向读者讲述潮汕的历史。潮汕是今天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一个小区域,北枕群山,南濒大海。因可耕地很少,潮汕人向有以海为田、在波涛里闯荡谋生的传统。至今,海内外的潮汕人保留着许多富有特色的民情、民性、民风、民俗,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便是移民和经商的传统。这种文化如何造就?本书首先强调地理因素的长久影响,这个地域的发展一直与海洋世界紧密相连,潮汕是海上丝绸之路网络的一个重要节点,潮汕历史的发展得益于这一网络的扩展和繁荣。在此基础上,本书重点讨论了不同来源的多种文化,以何种形态和方式在这一区域相互交流、对抗、包容和融合,从而形塑了潮汕文化的特点。那些与潮汕社会变迁相关的历史事件,也在这样一个框架下得到解说。
来源:潮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