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16 10:01:43 来源:潮州信息网
5.18国际博物馆日
系列活动
5月15日上午,淅淅沥沥的小雨阻挡不了文博粉丝们的热情。一大早,15对通过“秒杀”抢票成功的亲子家庭“赴约”,来到潮州市博物馆,听讲解,学茶艺。精彩且充满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拉开了潮州市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的帷幕。
“潮博风采”红领巾
小讲解员志愿讲解
首先,大家在潮州市博物馆红领巾讲解员们的带领下参观了《潮人下南洋史展》、《潮州红色革命史展》、《馆藏历代铜器展》、《馆藏明至民国潮州木雕精品展》。
陈梓畅《潮人下南洋史展》
刘桐仪 《潮州红色革命史展》
张墨
苏楷桐
《馆藏明至民国潮州木雕精品展》
李炫志 《馆藏历代铜器展》
“博物小课堂”
逛潮博,知潮史,茗艺飘香
随后,大家来到馆一楼“博物小课堂”,学习工夫茶艺。
王翠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工夫茶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评茶技师,国家高级茶艺师。
王翠莹老师介绍潮州工夫茶文化知识
“食茶,食茶!”
“请、请、请!”
一有闲暇,总有几个人围在一起发出这种声音,外地人莫名其妙,但是潮州人一听就知道——茶局来了。邻里之间,三五好友,围成一桌,茶香四溢,这便是潮州人饮茶给人留下的印象。然而食茶什么时候成为潮州人的风俗习惯,已经无从考究了。刻于潮州金山顶的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的摩崖石刻,尚能辨认的残文中,有当时知州王汉的《和金城山诗》残句“茶灶香龛平”,这是目前能见到的有关潮州茶事最早的记载。
潮州工夫茶,讲究色香味,一泡茶,要泡出好气味,泡出茶叶的精气神,冲泡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要非常精工——也就是工夫茶的“工夫”二字,其中与茶叶直接接触、承载泡茶重任的茶壶尤为重要。潮州人嗜好乌龙茶系,尤其是当地凤凰山乌岽单丛茶,而潮州手拉朱泥壶所用的泥料,也来自潮州本土,用带着本土气息的朱泥壶来冲泡单丛茶,就非常容易冲泡出潮州人品到的那一味茶香。手拉壶和工夫茶,成为了潮州人特有的身份象征。茶与壶相互影响,完美结合,涵养自身,凝聚人气,成为潮州人特有的风俗文化。
王翠莹老师讲授潮州工夫茶冲泡技艺
在王翠莹老师的教导下,大家也一起参与到潮州工夫茶冲泡技艺的体验中。
大合影
志愿者风采
时间飞逝,本期活动也拉下了帷幕。希望大家能通过本次活动,了解博物馆,感知历史脉络,爱上潮州文化。
“518国际博物馆日”还有专题展览、文博大讲堂、博物馆进校园、云展览、馆藏文物鉴赏等精彩活动,敬请大家继续关注。
来源:潮州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