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30 11:41: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修缮一新的西泉公书院,不仅成为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为成为远近驰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谢礼忠 摄
东山镇湖岭村位于饶平县中部山区,毗邻福建省诏安县,潮漳高速公路贯穿而过,曾是省定贫困村,也是省定红色村。这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红色资源历久弥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走进风光秀美、民风淳朴的湖岭村,有一座古朴雅致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它便是西泉公书院。这座创办于明万历年间的书院,曾是湖岭莘莘学子求学的地方,更是湖岭苏维埃政府旧址、饶和埔县委印刷所旧址、革命交通站旧址,是湖岭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
近年来,湖岭村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规划修缮西泉公书院古建筑,打造红色党建文化广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我们紧扣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围绕西泉公书院打造广场、村道路、公厕、卫生站、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以红色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湖岭村党支部书记涂伟平告诉记者。
年近八旬的村民涂长城是西泉公书院讲解员,近年来,涂长城见证了湖岭村从省定贫困村到党建示范村的华丽蜕变。“这几年,村里各方面发展都非常好,高速通车后,交通也有很大的提升,整个村整洁、干净,村民的生活水平有非常大的改观。”涂长城说,如今,西泉公书院已经成为远近驰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了省市县众多单位前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湖岭的红色精神得到广泛的传播。
在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的同时,湖岭村想方设法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湖岭村是纯农经济山区村,以种植青梅、橄榄、柑橘和茶叶为主。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湖岭村因地制宜,以“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做强“绿色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村民朱炳书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这段时间,朱炳书正忙着炒制茶叶,今年茶叶收成不错,老朱干劲十足。朱炳书过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各级的帮扶下,他辛勤开展茶叶种植,日子越过越红火,去年中秋搬进了新房,一家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以前住老房子只有30余平方米,现在搬新房子,有80多平方米,空气也比较好,电视、空调等电器都有。”朱炳书告诉记者,接下来他还想把茶叶生意继续做大,发展成小加工厂,努力让日子越过越好。
为进一步巩固湖岭村的脱贫攻坚成果,去年,中山市东凤镇帮扶工作队进驻东山镇。在对湖岭村的帮扶工作中,工作队坚持以产业帮扶为主,助力湖岭村加快推进利民助民产业项目。“接下来我们将从青梅、茶业、家禽养殖等特色产业项目入手,加大资金、人才、技术帮扶力度,助力湖岭村做大做强富民兴村产业。”帮扶工作队队员张定镒说。
红色是珍贵的历史,绿色是美好的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东山镇党委书记沈潘松表示,将深入落实县5个“三年计划”,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抓现代农业发展、抓乡村建设、抓镇区服务功能现代化、抓电商发展,立足本地优势,充分挖掘省际边界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紧扣“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潮州日报记者 梁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