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8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记者 黄春燕:说到潮绣,名气响当当,实力也是不容小觑,在潮州,潮绣发展到鼎盛时期,可以说家家摆绣框,户户有绣娘,那今天我要来拜师学艺,也来当一回心灵手巧的绣娘。
在古城区牌坊街这家刺绣工作室,康惠芳正忙着与师傅们探讨潮绣新作《潮州,我早就想来了》。
潮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康惠芳:从前年年底就想着把习近平总书记来潮州走过的路,广济桥、广济楼、牌坊街,甚至将工艺美术,木雕、潮绣和工夫茶,美食,牛肉丸、卤鹅,我用画面把他们集合成一幅作品,作品从今年年初开始绣制,现在正在绣制之中。
潮绣历史悠久,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主要流派,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潮绣精美细致、构图均衡饱满、色彩亮丽又具立体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一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时的殷殷嘱托,康惠芳仍铭记于心 。
潮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康惠芳:我身后这幅作品,刚好入选到广济楼的二楼作为潮绣的一幅作品,让习近平总书记看到,我也带了自己的绣花架,记得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面前的时候,他问是怎么做出来的,立体感这么好,这么金碧辉煌,我就向他介绍。
一年多来,潮绣知名度更高,受到更多人喜爱,作为非遗传承人的康惠芳也更忙了。培养学徒、创作新品、宣传非遗文化,每天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行程总是排得满满当当。而春燕也不失时机地讨教了几招。
记者 黄春燕&潮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康惠芳:看到我手忙脚乱的样子了吗?本来今天得到康老师的指点,想着名师出高徒,但是这高徒我看我是不敢当了。(不会不会,刚才学的时候,发现你还是挺认真地学,很有天赋,你还是可以的。)是吧,我还是有潜力的。不过感觉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年轻人要传承和发扬好这项非遗技艺,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潮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康惠芳:将培养对象放在年轻一代,广州美术学院美术系毕业的大学生愿意来学做刺绣,广美有一些潮绣是清代和民国初期的作品,都是他们修补出来的。希望更多从事美术的学生来学习潮绣,创作出更好更美的作品,来为中国的非遗文化好好传承。
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潮州木雕,近两年来也受到极大的关注。回想起在广济楼上习近平总书记与自己亲切交谈的情景,金子松历历在目,心情无比激动。
潮州木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金子松:习近平总书记来了对潮州的传统文化包括对潮州木雕的肯定,我的徒弟包括业内人士获悉后,新闻播出后都非常高兴,信心也非常好。传统文化、传统工艺这个行业,现在年轻人的信心特别好。
非遗文化需要保护好,更要传承好,发扬好。一年多来,金子松牢记嘱托,刻苦钻研、传授技艺,和同行一道努力,让潮州木雕这一文化瑰宝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潮州木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金子松:这边的年轻人参加广东的技艺大赛,创作一些新的、适应居家的小品。精神上加倍投入,在运作上,在题材上大家多交流多创新,把这个行业辐射到更广阔的天地,发展前景是不错的。
潮州木雕在全国工艺美术领域享有盛名,多层镂空的技艺和金碧辉煌的效果让春燕既感叹又喜爱。
记者 黄春燕&潮州木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金子松:刚才金老师带我参观了一番潮州木雕,真的是金碧辉煌、栩栩如生。金老师,其实刚才当我看到每一幅精美绝伦的作品的时候,我都在想,究竟是怎么样的手艺,才能够有如此好的创作?(最起码这把雕刀要拿得稳。)那我来试试。(你试一下。)
没有一番苦功夫,哪来一技傍身?看春燕战战兢兢的样子就知道做一名手艺人,要守好这门手艺,是不容易的。
记者 黄春燕:这把雕刀要拿稳,真的是不容易,它的背后凝结的是手艺人的汗水智慧,还有难得的坚守,正是这份坚守,才让这把雕刀雕出了生活百态、气象万千,雕出了精美的潮州文化,雕出了闻名海内外的中国民间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