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4 10:55:16 来源:潮州信息网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七一”前夕,中共潮州市纪委市监委机关党委围绕“读经典、践初心”主题组织青年党员开展读书沙龙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跟党走,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撰稿:委机关第三党支部 陈琳
诵读:委机关第三党支部 林瑶
赵一曼致子信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这是1936年8月2日,时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二团政委的赵一曼,在牺牲前留下的一段话,被敌杀害时年仅31岁。
1950年,由左翼文化运动“潮州六杰”之一、人民电影事业的开创者、时任中央电影局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艺术处处长陈波儿的组织领导下,将赵一曼的故事编成剧本并拍成电影,电影《赵一曼》的上演轰动全国,该部电影是我国首部获国际奖项的电影。两位抗战时期的巾帼英雄,一位是抗日烈士,一位是革命文化运动的坚强战士、中国人民电影的第一位女编剧、女导演,她们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千千万万个革命英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如黎明曙光让我们厚植爱国情怀,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奋勇前行!
人物介绍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女,汉族,抗日民族英雄,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组织派她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就读。1928年,因国内急需女干部,组织安排她提前回国,此时,她已经身怀六甲,且患有肺病。只身回国后,赵一曼先后到宜昌、上海等处做地下工作。1929年1月,孩子在动乱中降生,赵一曼为其取名“宁儿”,寄意一生安宁。地下工作危机四伏,为了宁儿的安全,赵一曼将2岁的宁儿送到丈夫陈达邦的堂兄处寄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赵一曼主动向组织要求去抗日前线。自此,母子再未相见。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的赵一曼在战斗中左腿中弹被俘。日军对赵一曼进行过多次刑讯,采用烙铁烫、灌汽油、电刑、拔牙齿等几十种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发现无法从赵一曼的口中得到有用的情报后,日军决定把她押送到珠河县枪毙“示众”。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的火车。预感到即将牺牲,她在车上向警察要来纸和笔,写下给孩子宁儿的遗书。年仅31岁的赵一曼走向刑场,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英勇就义。2010年赵一曼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陈波儿(1907-1951),原名陈舜华,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陈厝街人,193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是新中国人民电影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之一,是卓越的人民艺术家、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她以“电影”为阵地,先后出演了《青春线》《桃李劫》《生死同心》《八百壮士》等影片,成为一个进步的、革命的左翼电影明星。1946年,陈波儿着手主持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创建工作(即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担任该厂党总支书记和艺术指导。从这期间至新中国成立,她创作的电影剧本和辅导、监制的电影有《桥》《中华儿女》《钢铁战士》《赵一曼》《无形战线》《白毛女》《翠岗红旗》等26部。陈波儿集战士、人民艺术家于一身,是我国电影事业的先驱者,创造了中国电影艺术史上的诸多第一:主演第一部有声电影,第一位女编剧,第一位女导演,编导第一部电影新闻纪录片,导演第一部木偶戏电影,赢得第一个国际电影奖,创办第一个电影制片厂,创建第一所电影学院。“惟粤有英杰,于潮最为盛!”陈波儿与洪灵菲、戴平万、柯柏年、冯铿、梅益,是左翼文化运动中的“潮州六杰”,是一个时期潮州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不仅是潮州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而且在中国现代文化史和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51年11月9日,陈波儿因心脏病突发在上海去世。
品读心得
赵一曼烈士“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用坚贞不屈的革命实行教育儿子投身革命、报效祖国。同为巾帼英雄的陈波儿,为救国和革命呐喊,为革命文艺、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教育战斗一生。爱国爱家、追求革命、无私奉献,这是赵一曼、陈波儿心系国家和人民的情怀和精神。作为党员,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守理想信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积极履职、担当作为。(委机关第三党支部 黄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