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技艺

探寻校园红色印记丨百年韩师弦歌不辍红色基因历久弥新(下)

发布时间:2022-07-12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革命年代,韩师学子积极投身进步学生运动,成为一名名坚定的战士。这当中也离不开韩师教师的培养和保护,他们大力宣传进步思想,鼓励支持学生从事革命活动。

抗日战争烽火燃起,韩师师生积极投身各项抗日救亡活动。1932年,几名进步学生出版红色刊物《罡风世界》,旗帜鲜明地宣传革命思想,揭露时弊,启发觉醒。

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刘文菊:国文老师叫詹安泰,詹安泰给他们这个杂志题了一个名字叫《罡风世界》,罡风意思是来自天上的狂飙,就是希望爱国的狂飙风暴,能够吹走黑暗中国的那些反动势力,使爱国成为一股进步的大潮。他们就把杂志搬到课堂上来散发,但是很快就被举报了。

当时的校长是李芳柏,危急时刻,他做出了一个决断,以开除学生的方式来保护学生免遭迫害。 

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刘文菊:当时李芳柏就说你们怕不怕,革命要杀头的。他们说杀就杀,不怕。那要坐牢的。坐牢就坐牢,坐穿我们也不走,我们不离开潮州。李芳柏说你们可以躲到乡下去,他们说不去,后来李芳柏说你们如果真要革命,就不要轻易去死,所以他们就说那校长我们要去哪里。李校长就建议他们连夜去上海投奔革命,并且给他们筹了一些路费,把他们送到了上海,第二天就宣布因为他们犯了重大错误开除。

红色故事代代相传,红色基因历久弥新。90年后的今天,这一事件被韩师学子改编成剧本,用趣味形式讲述历史故事,用更时尚、更新鲜的方式传播红色革命文化。

韩山师范学院学生 吴飘然: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我们的革命人物、革命事件编写成剧本,然后通过红色剧本杀这样一个游戏形式让玩家代入到革命人物这样一个角色当中去,沉浸式地体验他们的人生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感有所悟。

百年岁月沧桑中,韩师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培育革命中坚力量,即便在抗战最艰苦的年代,仍然坚持办学,用红色文化培根铸魂。

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刘文菊:1939年潮汕被日寇入侵之后,韩师这块地方也被侵占,所以举校搬迁到揭阳古沟,在大山里边继续办学,当时潮汕地区的很多学校都到这里联合办学,韩师也接纳了一大批学校,可以说办学规模空前扩大,被称为粤东地区的“西南联大”,教学当中也是对学生注重爱国主义教育。

韩山苍苍,韩水茫茫,红色韩园,光华永存。韩师开设行走的红色文学课堂,组建红色韩师研学团队,编写红色人物故事,拓展学校思政教育内容,还设计了书签、明信片等红色文创产品,使韩师的革命故事、红色人物从档案里、从历史中走出来、鲜活起来,更好地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韩山师范学院学生 洪雪龄:对于红色人物的认识与了解,会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转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并且自己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声音来讲述革命故事,展现他们的革命风采,做革命精神的传播者与传承者。让更多人了解到那一段红色岁月,那些伟大的革命人物,弘扬红色精神。

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刘文菊:全方位地、立体多维地活化我们的红色校史,让韩师的红色印记走进新一代韩师人当中,真正地传承红色韩师百年光辉历程,擦亮韩师的红色基因。

关于潮州技艺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