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非物质遗产

传承创新文化瑰宝璀璨非遗“潮”起来“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2-07-27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潮州音乐、潮剧、潮绣、潮州木雕等非遗项目为代表的潮州文化影响深远,誉播海内外。一年多来,我市非遗传承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一支画笔、一个瓷瓶,轻轻勾勒间,生动的图景跃然呈现。潮州彩瓷烧制技艺于2014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潮彩传承人潜心研究,佳作迭出。这套《十二花神》的通花瓷瓶就是潮彩艺人叶丽虹匠心设计、精心制作的结晶。 

高级工艺美术师 叶丽虹:它是根据民间故事做的,每个月是一个瓶,每一个瓶代表一个人物,它又是一幅长卷画。

叶丽虹从十几岁学习潮彩,退休后仍笔耕不辍。在她看来,潮州非遗数量众多,名师巧匠辈出,佳作精品无数,靠的正是一众非遗传承人以匠心守初心,磨砺技艺不断创新。 

高级工艺美术师 叶丽虹:技艺可以通过一定的时间能学会,但是传承发扬,除了授徒之外,如何开发更新的作品出来,如何创新,这是最难的。

潮州花灯同样是潮州灿若星辰的非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林瑜、林衡姐弟俩出生于花灯世家,从事花灯制作已有40多年。细腻精湛的人物屏灯融合了潮剧、潮绣、泥塑等多种艺术元素,展现出独一无二的艺术性。他们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活力。

潮州花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林瑜:纱灯原来是一尊1.2米,我们现在为了家庭摆放,做了缩屏花灯,只有五六十厘米,传统的东西要按传统做,但是材料要随着时代有了新的东西,我们把新的东西镶嵌其中。

潮州花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林衡:潮州的花灯在全国闻名,有特色,如果有下一代人来教,我们也是无偿的,无私的,把下一代人带好来做潮州特色的花灯。

潮州非遗资源丰富,灿若星辰。如何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潮州非遗、爱上非遗,我市一众非遗传承人为此一直不懈努力。暑假到了,有中小学生选择体验潮州手拉壶技艺,而一些年轻人也利用假期,学起了潮州工夫茶艺。

学生:因为感兴趣,刚好小升初,来这里学做茶壶,有意思。

凤凰镇乌岽村茶农 文梓菠:因为从小跟着家人在家里制茶,茶做好了,爸爸他们会泡茶喝,但是每人泡的都不一样,我就找老师看如何泡茶会达到更好的口感,所以就跟着老师学茶艺。

在一教一学中,青少年近距离地感受到非遗的魅力,而非遗文化也因新鲜血液的注入而“潮”起来、“活”起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潮州工夫茶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王翠莹:这几年对于茶艺的传承,我们一直在做,也有很多公益培训课。培训这些人就是让他们外出传播,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干很多事,要让更多人参与到培训、传承中来。 

高级工艺美术师 赖通发:毫无保留地,会什么教什么,把我们所有知道的知识点、认知、结构等都教他们。

一年多来,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增强文化自信,多措并举对潮州非遗进行研究、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至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非遗项目47项,市级非遗项目106项,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1人。

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非遗保护传承科负责人 陈永佳:积极地推动、推进一批国家级传承人的申报,还有一批市级项目的立项,还有潮州文化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准备打造一本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还有建立一个非遗的数据库。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系统性扶持保护、活态化传承创新,全方位构建保护传承生态链,让潮州非遗文化不断融入时代潮流,焕发新的活力。

关于非物质遗产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