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匠心荟萃潮州工艺美术精品亮相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

发布时间:2022-08-23 09:31:3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在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我市组织50多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携1200多件汇聚匠心匠艺的工艺美术精品参展,全方位、多维度展示潮州工艺美术艺术成就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进一步擦亮潮州“中国工艺美术之都”金字招牌。

匠心荟萃  潮州工艺美术精品亮相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

8月22日新闻视频

灰瓦、白墙、厝角头、牌坊……一走进南京国际博览中心6号展馆,潮州专区让人眼前一亮,融合传统潮派建筑元素的独特风格、恢宏大气的创意造型,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品评。在潮州木雕展区,近14米的木雕长卷《清明上河图》中680多个人物神情栩栩如生,120多个屋舍亭台鳞次栉比,工艺精湛,令人惊叹。

参观者:《清明上河图》确实看得很震撼,应该来讲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作品。

参观者:超级震撼,这个木雕这么精细和维妙维肖,令人惊叹。

潮绣、抽纱、珠绣,是潮州三大国家级非遗刺绣技艺。潮绣技艺立体生动、金碧辉煌,抽纱工艺通珑秀逸、精巧淡雅,珠绣作品珠光璀璨、高贵典雅,件件精美作品留住观赏者的脚步。

参观者:潮绣是立体与平面的结合,立体突出的部位挺美的,它这个针法好像变化也挺多的,很精美,也是很创意的一些作品。

参观者:抽纱特别的精细,虽然只是用了一种颜色,但是它所呈现的颜色还是有一些深浅变化的,所以觉得特别厉害。

潮州工艺陶瓷在继承传统陶瓷装饰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形成种类丰富,艺术特色鲜明的装饰体系,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兼备。参展的作品都是业界的精品力作,代表潮州陶瓷产区工艺美术的最高水准。

参观者:把陶瓷那么硬的质地做得线条那么多,那么柔软,完全突破了你以前对陶瓷的那种印象,非常的意外。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郑金发:我带的作品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就是我们潮彩特色的堆金,这个《万花佳果》的堆金天球瓶是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还有一部分就是山水,我们潮彩就是工笔山水画。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是目前国内工艺美术领域规格最高、品类最多、专业性最强的精品展览会。此次展会我市专门设立潮州专馆,展位面积2000平方米,为展会最大展区。专馆主题为“山水宋城 工美潮州”,共设置手拉壶、工艺陶瓷、木雕、刺绣、珠绣、麦秆画等展区展位。参评参展的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超过50人,作品1200多件,涵盖多个工艺美术门类。专馆还设置了直播间,以“线下+线上”方式,展示潮州工艺美术界在设计、创新等方面的实力,传播潮州“中国工艺美术之都”魅力。

潮州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 李炳炎通过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这个平台既展示我市工艺美术近几年创造的精品,也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学习其他产区他们所展示的精品,我们可以从新的技艺、新的材料,包括一些非常好的创意题材,来了解到当今中国工艺美术创作前沿的动态,通过吸收、借鉴他们的东西,同时也是给我们从业者以后的创作中有一个灵感,来提升我们自身,也是为我们以后创造更新的作品提供好的借鉴。

他山“淘金” “取经”问道

此次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共设6个展区,参展商近2000家,共展出10万余件工美精品,集中展示工艺美术界各品类、各民族、各地方的特色优品,构建工艺美术互学互鉴、共荣共进的大舞台。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其他展区“淘金”“取经”,借鉴各地工艺美术的优秀创作经验,探索更宽阔的产业发展之路。

他山“淘金”  “取经”问道

8月22日新闻视频

江西景德镇,千年窑火生生不息,瓷器以“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四大名瓷声名远扬,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四大特色闻名天下。底蕴深厚的陶瓷文化植根当地的生产生活之中。

江西景德镇参展商:从小长在景德镇,真的只要会拿筷子的,也都会拿毛笔了,那种家训就是写写画画都是常态,但是这些都是技法的东西,那几个陶瓷大学的培训是比较集中的,我们是世界型的、国际型的培训,区域虽然是一个小城市,但是他的胸襟挺大的,能包容,就是说国际上世界各地的朋友、从业人员在这都有很好的发展。

弘扬传统陶瓷文化,推动陶瓷工业发展,是景德镇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源。景德镇以陶瓷文化为载体,以创新为动力,推动陶瓷工业发展;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建设特色名校,重视传承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现如今,大学生已成为景德镇陶瓷产业创新的“主力军”。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艺术设计系副教授  赵昕:景德镇产瓷区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包容性,所以它会有三万多“景漂”在景德镇,愿意留下来,因为所有产瓷区当中只有景德镇有四所高校,把人才的培养作为了最核心的,与其他产区最大的一个区别,所以创新是所有的学生可以给我们带来的,就是源源不断的一种源泉。

同为陶瓷产区,福建德化推动“工业瓷都”向“文化瓷都”迈进,在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积极转型,全力聚焦“一个品牌”,打造“德化白瓷”文化符号,深挖文化价值,通过文化的注入提升品牌价值,在品牌打造中实现价值转化。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林建胜:政府的大部分投入资金,是为了壮大产业的发展,在媒体平台上宣传德化陶瓷,“中国白”这已经成为一张德化的名片,在宣传一个品牌上的建设成效。

宜兴紫砂产业主要集中在丁蜀镇。当地政府积极引导民间大师成立工作室,形成创作集群,汇聚产业名片。以人才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发展新模式,培养一批优秀的乡村“非遗”紫砂陶传承人才,优化紫砂行业生态、繁荣乡村紫砂产业。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谢强:大部分乡村紫砂艺人,因为他们平时可能受限于传统技艺的一些瓶颈,在创新方面动力不足,更多的是在做一些对传统器形的模仿,那么这样就影响了他们作品的售价,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的增收和致富。所以我们这次导师团以技能提升为基础,通过一个个创新实践活动,让更多的村民能够自觉做一些创新作品,提升乡村紫砂的品质,从而从大的层面上也提升了我们紫砂的文化名片。


来源: 潮州电视台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