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乡间的秋天

发布时间:2022-08-30 09:40:10 来源:潮州信息网

□ 靳小倡

夕阳吻醒西山的时候 ,刚好读到张升的词:“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

我对乡间秋天的最初记忆,正是缘于宋词。起身倚窗颙望,天高水浅,落叶飞红,山渐渐消瘦起来了。走出门, 足履乡间,轻柔的秋风在肌肤上缓缓地流淌,目光贪婪地追逐着秋的倩影,不禁对景思咏,又想起张升的《离亭燕》来。可惜词人已然作古,只留下名句,以及供后人含咀的凄婉之思。

野径一色青石板,经岁月磨砺得很光滑,小溪蜿蜒无声,意蕴古朴。小溪竹篱木屋,背倚青峰。小小的村落约十多户人家,掩映在碧树修竹中,经年的古枫雄峙村前。

毕竟是秋了,泛红泛黄的枫叶影映清波。一些老人和孩子或坐钓岸边听溪声,或悠悠地闲踱,全不在意自己的影子掉进了碧水。溪身瘦削,碧水流动得曲折有致。小桥默不作声,似在品味秋的私语。

我驻足溪畔,宁静氤氲开来,心飘得很远很远。和古枫一起经年的,是那一声“逝者如斯夫”的慨叹。

徐步下了桥,沿溪漫溯,初凉的风和着稻草的芳香软瘦相迎。秋已经很深了,溪畔的草木甲虫似乎并不知秋,草茎依然怯伶伶地兀自葱茏,甲虫依然侠客一样在缤纷的阳光下游荡着。在一汪汪水湾里,可看见凫着轻羽的几对水鸟,是儿时多次邂逅过的精灵,仍叫不上名来。河沿上,一顶发黑的草帽,一条汗津津的毛巾,老农正轻轻地泼洒着溪水,悉心侍弄着一畦嫩绿的菜秧。浇过水的泥土潮润湿软,青菜一片幽翠,那水淋淋的绿直透人心。地头的高粱含羞低垂,在晚霞的辉映下愈发娇艳。秋水共长天一色,几只白鹭在草滩上飞飞停停。拥着这一派景象,聆听小溪缓缓游走的水声,恍若置身仙境,使人溘然忘俗。

继续往前走,便进了小山深处,泉愈清,涧愈瘦,秋虫轻声絮语,鸟雀唱和相随,没有牧笛轻吹牛背,也没有木叶贴唇的颤响,却自有一份怡心悦目的野趣。乍起一缕秋风,催促着黄叶皈依大地。几片从相机前匆匆飘过,被我凝固成永恒的画面。黄叶是秋的信使,传递着秋天到来和结束的要旨。黄叶和花开、草长、鸟飞、云行、水流、风吹、雪飘一样,是大千世界纷繁复杂的一种存在和象征。一对水鸟在我脚步声近时,扑棱地惊起溪畔矮树,飞去了远处。远处还是溪畔,夹溪而生的老树青翠依旧,树下草坪似天然的织锦,依旧绒绿。

这是秋的傍晚,目光溯流泉漫去,见开阔处有一村落。小村古朴,鸡鸣阵阵,犬吠声声,诗意正酽。门前一泓清湛湛的溪水,映着云天上啁啾的鹅卵石,树枝上游走的鱼,夕霞边浅唱的螃蟹……几位浣衣的村妇,棒槌浮浮沉沉,捣出一派《浣溪沙》的景象。秋收过的梯田,剩下规整的稻茬,一叠叠隐入远处叠屏耸翠的山岭,宛似一幅印象派的画。

山脚下,野菊发出黄色的声音,拼命往山的深处赶路,一些蒿草丢下翠绿的脚步,隐没溪涧,炊烟把门神的威严,熏得憔悴,退休的农具,驻在诗里,屋内外事物的回声,诉说着每一个村民的心事:以耕为本,以读求仕。

乡间的秋天,是寻觅诗情画意的上好去处。向淡着烟霭的山林走去,有众鸟的喧鸣可饱耳福;去山菊初萌的溪畔,隔着芊芊绿竹,可以偷聆捣衣女的放歌;还有乡间好客的人家,会向你捧出自家腌制腊肉,甜润可口的糯米酒,新鲜的山珍野蔬任你品尝……

乡间的秋,一切都是耐读的,一切都是耐看的!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