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05 15:06: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小小一粒芡实,得来颇费工夫。除了辛勤的种养、收割外,手工剥芡实是芡实生产中最费工夫的一个环节,在东凤镇,每到芡实收获的季节,当地芡农几乎是全家总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用勤劳的双手成就芡实的鲜美。
一个乒乓球大小的芡实果球包裹着几十、上百颗橙色小果,如何才能得到圆润如珍珠的小果呢?为了保证果实的最佳口感,新鲜收割回来的芡实需要当天尽快处理,撬果、去外壳、脱膜、搓洗、晾干、剥壳,这庞大的工作量通常需要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才可以完成。
芡实种植户:做这个全家人都忙,老人小孩也会帮忙,一个人没办法,收割完回家要切开,切完后要洗,洗掉那些膜再来剥。
芡实种植户:一天能收割一袋回来,然后就要切开,分成熟(老)的和嫩的,熟(老)的要先剥了,嫩的可以留到明天。
芡实盛产的时节,正好是小孩子放暑假期间。因此,男女老少在家门口坐着小板凳剥芡实的场景也成了“莲冬”时节东凤镇乡村的一道特殊风景线。
芡实种植户:芡实收割的季节,放莲的以这个芡实为主业。孩子有时候去外面打工回来了也会帮忙剥,孩子放暑假都会被家长叫回家帮忙剥芡实。
村民:偶尔会帮忙,作业写好就帮忙。
香囊连锦破,玉指剥珠明。小刀一划一挑,刀落壳脱,嫩黄的芡实完整似珍珠。看似简单的手艺,其实是由无数次重复的操练换来的,初学者一不小心则指破血流。
芡实种植户:芡实拿起来要用这三个手指捏住,小刀对着它的“鼻”挖下去就剥开了,不然的话剥出来不好看,会变成两半。
剥芡实不仅是技术活,也是个极其耗费时间的工作。一个熟练工一天最多也就只能剥出3-4斤芡实。
芡实种植户:像这种比较熟的来剥,正常来剥一天是两三斤,要大粒的那种,刚开始收成的那些小粒的就没办法,一人一天只能剥一斤。
芡实种植户:种芡实费工力,收割的时候耗费体力比较大,回去还有三、四道工序,比较麻烦。主要就是有这个付出,一斤才能卖到才上百元。
辛苦的劳作换来了芡实的质优价美。东凤镇通过发展芡实产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也让不少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芡实种植户:芡实现在主要还是销往周边城市,深圳、广州、珠海、珠三角,省内比较多,揭阳汕头,临近的潮州市区、庵埠都有,现在是供不应求,像今年收成少,价钱也会高一点,现在熟的一斤100块钱,嫩的现在一斤可以卖到110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