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08 08:20:15 来源:潮州信息网
□ 廖本民
潮州市博物馆,有一个珍藏着一面赤卫队旗帜的黑色陶罐。打开陶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近一个世纪前,潮州市潮安区登塘镇黄潭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那段红色历史。
1928年5月,丰顺县八乡山革命根据地党支部书记古大存,同省委派到东江特委工作的李斌(后任红十一军四十七团团长)等几位同志,经丰顺县岽下山进入潮安、揭阳、丰顺边界的世田、黄潭(淡)、棲凤、伍全、白茫洲、枫树员、登塘等归仁区一带乡村活动,并与潮安县委委员、归仁区负责人张义廉(又名张之龙、张龙添,原归仁区农民协会副主席),一同到黄潭(淡)、白茫洲、枫树员、林妈陂等乡村发动农民群众进行革命活动。之后张义廉代表潮安县委到九龙嶂,参加新成立的七县联合委员会,归仁区成为八乡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由此,黄潭(淡)村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群众参加革命的高昂热情,成为游击根据地的重点乡村。
翌年初,潮安县委在归仁区北部山区的黄潭(淡)、世田、田东、伍全、横洋、白茫洲、枫树员、居西溜、闪桥、黄竹迳、棲凤等潮揭丰边区建立武装队伍,创建归仁山地游击区。三四月份,中共东江特委派农运部长卢笃茂到潮安帮助县委开展工作,黄潭(淡)村一带乡村恢复农民协会,重建武装队伍,将原来的农民自卫队武装组织改称赤卫队。黄潭(淡)村推选陈白毛为赤卫队队长,上级派钟信任赤卫队教官,对赤卫队员进行训练,同时打出了一面面红色赤卫队旗帜。接着,黄潭(淡)赤卫队在县委领导下,联合周边村赤卫队,袭击了田东墟国民党反动民团,击毙团丁3人,伤团丁多人,沉重打击了民团的嚣张气焰。赤卫队首战告捷,有力提高了人民群众必胜的信心和赤卫队员的斗争意志。在攻袭田东民团胜利之后,潮安县委在黄潭(淡)、白茫洲有计划地举办赤卫队训练班,提高赤卫队员的政治素质和作战技术。经过训练的黄潭(淡)村赤卫队,更加积极地活跃在潮揭丰边革命根据地。
同年,归仁区成立了潮安县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府,主席蓝阿怀(化名蓝永生,世田村人)。与此同时,古大存率领东江红军从丰顺进入归仁区,主要活动于世田、黄潭(淡)、伍全、白茫洲等一带的游击根据地。10月31日,黄潭(淡)村赤卫队联合周边的世田、闪桥、伍全等村赤卫队,配合东江红军,攻打驻田东墟的郑国武反动民团。在赤卫队和东江红军猛烈攻打下,郑国武率民团撤离田东墟。接着,在潮安县委领导下,黄潭(淡)、田东墟周际乡村,在农会组织下,开展轰轰烈烈的抗租、抗债的斗争,镇压作恶多端的地主、豪绅,土地革命斗争在潮安西部的乡村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1930年三四月,东江特委进一步强调在潮安、丰顺、揭阳三县边区建立游击区。东江红军根据特委指示,奉命进入潮安归仁的黄潭(淡)、世田、田东、横洋、白茫洲等一带乡村。由于东江红军的进入,进一步推动了归仁区游击战争的蓬勃发展。东江红军在进入归仁区以后,部分人员进驻群众基础较好的黄潭(淡)村。在归仁区赤卫队配合下,红军先后袭击揭阳埔田湖民团及新墟下垻、东寮二个村的反动武装。5月8日,又在攻打田东反动武装后,于居西溜观音坐莲地方,截击企图袭击居西溜红色据点的潮安警卫队及郑国武反动民团。经过一天的激战,使敌人遭受严重伤亡。此役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我方也牺牲了30多人。黄潭(淡)村赤卫队始终参与了上述战斗,村民也有组织地踊跃支前。为了扩大和巩固归仁区游击根据地,卢笃茂等率领一支20多人的短枪队,从归仁区东渡韩江,进入登荣区建立根据地,在当地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支持下,成立了登荣区苏维埃政府,形成了潮安县韩江东西两岸红色政权相互呼应的局面。在东江红军支持下,于归仁区白茫洲管厝祠成立了潮安县首个县级革命委员会(主席张义廉),下辖归仁、登荣2个苏维埃政府。同年五六月间,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简称红十一军,军长古大存),按照省委和东江特委部署,派红十一军四十七团(团长李斌)进入归仁区,以世田为第二军部,大、小葫芦为后勤部,巩固和扩大潮揭丰边游击区。期间,黄潭(淡)及归仁区赤卫队,配合红十一军进攻潮安城,人民群众也积极地投入支前工作。
1930年秋,国民党集中强大的兵力,对丰顺县八乡山革命根据地和东江特委驻地进行疯狂的“围剿”,大片革命根据地被敌人占领。为保存实力,东江特委和红十一军军部奉命向普宁大南山迁移,主力部队也同时撤出八乡山向大南山转移,进入潮安的红十一军四十七团也奉命撤离归仁区回防八乡山,因而归仁区革命根据地势成孤立,驻潮州的国民党香翰屏师,联合潮安治安队和地方民团武装,不断向潮揭丰边的归仁区革命武装发起猛烈的进攻。同时,国民党张瑞贵师也从北面的??隍直逼归仁区。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黄潭(淡)村赤卫队在队长陈兴跳带领下,与各乡赤卫队紧密配合,迎击来犯之敌。同年8月25——8月27日,国民党六十二师二四五团孔可权部的一、三营及直属队,联合国民党驻丰顺的教导团陈均仁营和潮揭丰警卫队,兵分三路对潮揭丰边的归仁区革命根据地进行“会剿”。在敌人的疯狂进攻下,包括黄潭(淡)村在内的归仁区根据地所有乡村,相继被敌人占领。为逃避敌人的迫害,赤卫队员被迫转移。敌人占领各乡村后,到处搜捕赤卫队员,屠杀革命群众,放火烧毁民房,搜掠民众财物。潮安县革命委员会、归仁区苏维埃政府驻地,以及红十一军驻世田第二军部、大葫芦红军后勤部驻地都被敌人放火烧毁。敌人占领革命根据地后,到处搜寻红军、赤卫队撤离时埋藏下来的物资和武器弹药。
黄潭(淡)村赤卫队,在接到上级关于保存力量、化整为零、分头隐蔽的指示后,对队员陈万藏、陈仕行、陈丰增、陈丰裕、陈学浓等人分别发给上级下发的6块银圆作为路费;陈万藏他们背井离乡赴泰国、马来西亚等处隐秘,逃避国民党当局的迫害。赤卫队队长陈兴跳,临走前将一面赤卫队旗,齐齐整整折叠后,装进一只冬菜陶罐中,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将那个代表革命者信念的陶罐,密封后埋藏于山顶上的岩石底下。
1982年10月29日,已年过80岁、曾经用生命保护赤卫队队旗而遭到敌人追捕、迫害的黄潭(淡)村赤卫队队长陈兴跳,将珍藏在陶瓷冬菜罐中半个多世纪的赤卫队队旗,郑重地交给带队前来搜集革命文物的潮州市博物馆馆长谢逸,了却他数十年的心愿。
这面珍藏于陶罐中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文物,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粤东地区唯一存世的“镇馆”红色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