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我的手抄本“诗集”

发布时间:2023-01-08 08:21:16 来源:潮州信息网

□ 杨方

那天我整理房间杂物,当那两个黑色的笔记本从纸箱里冒出来时,让我惊喜万分。那是曾记录着我青春印记的手抄本“诗集”。抚摸并迫不及待地翻开这两本“诗集”,一种久违的情愫瞬间蔓延开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正值青春年少的我,悄悄喜欢上写诗。那时,一本叫《星星诗刊》的诗歌刊物引领着我,每天都很虔诚地轻敲缪斯诗神的大门。下班以后,大家都出去玩,工友们不是去看电影,就是去跳舞,而我却静下心来,一个人在家里写诗。每当写完一首诗后,就特别兴奋,有开心有得意,感觉自己真了不起。然后,我会认认真真把这首诗很工整地誊抄在笔记本上,在诗行的下面还要煞有介事地写上“某年某月某日定稿”。把自己写的诗抄在笔记本上,感觉就像公开发表了一样,很开心。笔记本是父亲之前送给我的,一本是叫做“硬面抄”的非常漂亮的硬皮本,另外一本是软皮的。当初我和父亲谁都没有想到,在这两本崭新的笔记本上,将来会写满了我的诗歌。

记得有段时间我对宋词很感兴趣,尤其喜欢柳永的那首《雨霖铃·寒蝉凄切》,其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貌似让我感同身受,很有代入感。其实,那种感觉,无非就是年轻人容易被“传染”的多愁善感作怪,“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于是乎,我毫不犹豫地把柳永的这首词抄写在笔记本的扉页上,而且我还煞有介事地为自己起了个笔名“杨吟”,并写在笔记本的右下角,以此来对应上面的“柳咏”。多年以后我才“看清楚了”,原来应为宋代词人“柳永”,而非“柳咏”。

在另外的那个软皮笔记本扉页上,也同样留着我自认为最精彩的文字:“这些会呼吸的文字/是忧伤的一种/晶晶莹莹、随随便便/在我的睫毛上风化成诗歌/它们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生命里我所珍藏的歌咏/不会在白天拿出/轻易示人。”这是我从自认为写得最满意的一首诗中选取的几行,时间是1992年4月1日。

记得刚学写诗的那会儿,每当我写完一首诗后,就流露出满满的喜悦和得意,后来我把这种心情用文字表达出来,算是自嘲与自省,题目为《也是诗见》:“每当我又写出一首新的,就会一个人笑出声,声音是什么形状的都不知道了,其实,这只能说明我在诗歌面前的浮浅。”后来我才感到,写诗越来越难,每当写出一首之后,不再是得意忘形,而是发愁下一首该写什么该怎样写。

如今我翻开这两本“诗集”,仍清晰地记得曾经围绕着它们发生的故事。这两本手抄的“诗集”也并非百无一用——“生命里我所珍藏的歌咏”,非常有必要继续珍藏下去。到老了的时候,说不定也可以拿出来“下酒”的。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