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富县强镇促协调|县域振兴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3-02-13 15:04:35 来源:潮州信息网

更好地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色,加快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农民收入增速连续10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2.41以内,区域发展差异系数缩小到0.53,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全面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强调广东要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近年来,广东牢记嘱托,大力推进“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县域活则全省活。广东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更好地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色,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全面壮大县域经济

“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今年1月29日,佛山市重大项目开工活动暨佛山临空经济区智造产业园动工仪式在高明区举行,一市五区同步连线,以“竞标争先、赛龙夺锦”为主题,全力冲刺实现重大项目建设“开门红”。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

“广东全省有57个县或县级市,县域面积占比为71.7%,县域常住人口占比为28%,县域GDP占比仅12.5%。”在今年1月28日举行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分论坛上,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指出,县域经济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也是巨大的潜力板。

如何激活潜力板?专家认为,要坚持分类引导,差异化发展,“一县一策”确定发展定位和主攻方向,重点支持若干基础条件好的县争创全国百强县,示范带动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

以佛山为例,五区定位明确。高明区全力以赴推进佛山临空经济区智造产业园建设,以大平台建设助推经济大发展;禅城区将拿出超常规的决心和力度,拼招商、拼服务、拼效率、拼作风;南海区加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力推广“标准地”“拿地即开工”等创新举措,全力以赴加快重大项目建设;顺德区抡起抓土地出让、抓建设、抓前期“三板斧”,今年再推出7000亩工业用地;三水区向招商引资800亿元、基建投资78亿元、整理熟地5700亩三大目标发起总攻,加快打造3.0版万亩千亿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三大园区。

佛山重大项目开工活动暨佛山临空经济区智造产业园动工仪式在高明区举行。佛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开拓区域协调发展新空间,广东向海图强,向海而兴。

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

2月1日,2023广东海洋牧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湛江举行。专家学者及超过100家企业代表围绕海洋牧场建设、装备升级、深远海绿色养殖模式等进行探讨,共谋广东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之路。

“我国内陆和近海的水、土地资源不仅没有发展水产养殖的增量空间,而且由于环保需求需要压缩,未来水产养殖的新空间必然在深远海,发展深蓝渔业又称‘21世纪蓝色蛋白质计划’。”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强调发展水产养殖的重要性,指出我国未来水产养殖的新空间在离岸深远海。

海洋牧场,装备先行。近年,广东加强深海渔业装备技术攻关,在全国最先开展海水网箱养殖,现有重力式深水网箱5000多个,建成桁架式大型网箱4座。广东也是最早实现深水网箱国产化研制推广应用的省份。

向碧海深耕,支持沿海县建设海洋产业园,打造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广东还要更进一步。中山大学教授黎祖福认为,应尽快制定深远海养殖装备、养殖生产标准,支持跨学科专家深度合作,完善深远海养殖智能化技术与装备体系,创建“粤字号”渔业知名品牌。

深耕海洋牧场,广东已有区县探路布局。

“今年,我们将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和海洋牧场,创新‘海洋牧场+’多产业融合的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模式。”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杰东介绍道。作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个、海洋渔业保护区4个、海洋生态保护区1个、海洋特别保护区1个,深水网箱基地4.861平方公里。

全面建设美丽城镇

乡镇是联城带村的关键节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并强调“如果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能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截至2021年底,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4.7%,比2012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广东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4.1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但增速已经放缓,同时存在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城镇品质不高、区域间城镇化进程差异较大等问题。

对标找差,广东印发《广东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提出,培育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现代化都市圈,充分发挥广州、深圳中心城市引领带动作用,培育珠海、汕头、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和佛山、东莞省级经济中心城市,优化珠三角城市群和培育壮大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现代化都市圈,形成“一群五圈”城镇化格局,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

2022年8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 为全省五大都市圈的后续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策略指导。

区域之间,城市之间,更加互惠共生。“优势互补,缩小短板”高质量发展的超级城市带正在形成。

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新型城镇化分组讨论中,各地市区县也在实践中寻找区域协调发展的良招。

东莞虎门镇着力提升产业承载力。虎门镇党委书记蒋亚军指出,关键是要提高制造业单位面积的产出。既要通过城市更新,推出一批高品质、低成本的产业空间来承载新兴产业,又要规划调整升级一批产业用地,吸引高品质的先进制造业进驻。

揭阳普宁做好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文章。普宁市是著名侨乡、广东省革命老区、全国人口第一大县。“春节期间普宁英歌火遍世界。但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普宁遇到人多地少、产业不优、承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普宁市委书记黄锐亮表示。

为提升人口承载力、产业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黄锐亮介绍,普宁市城区将以提高集聚能力为重点,通过产城融合、城市更新、扩容提质三个途径,推动66平方公里城区建设,进一步吸纳城区80万人口,并将重点打造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湛江雷州龙门镇在建设商贸强镇上发力。龙门镇党委书记陈孝表示,龙门镇在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上植优势,在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上出成效,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力争于2025年建成城乡融合发展省级示范镇。

还有的镇聚力打造产业发展特色镇。

汕尾陆丰市突出镇街人居净美、功能便民,常态化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全面推动基础设施服务向农村延伸,推动宜居圩镇“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漂漂亮亮、长长久久”。此外,将23个镇(场、区)按沿海镇、沿路镇、沿河镇、沿边镇、北部生态镇等类型进行分类,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农业大镇、文旅名镇、历史古镇、浪漫小镇,让特色乡镇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英德有24个镇街,我们的镇街体量都不小,如何推进融合发展,关键是走平衡发展之路。”清远英德市委书记张杨彬告诉《南方》杂志记者,英德市坚持以连樟样板区改革试验和浛洸镇省级城乡融合发展中心镇试点建设为突破口,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城乡一体化,建设更多产业强镇、特色镇等,让城乡生活一体融合、各有精彩。

千镇千面,镇镇精彩。

把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把愿景转化为美好现实,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


来源:《南方》杂志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