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拼特色拼优势拼潜力!从区县两会看高质量发展“区动力”

发布时间:2023-03-24 10:10:01 来源:潮州信息网

从3月14日到3月23日,潮州各区县相继召开两会。

聚焦潮州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潮安、饶平、湘桥等各个区县透过政府工作报告传信号、言承诺、谋发展,各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审报告、议区情、表心声,把两会开成履职谋策之会、信心奋进之会。

区县两会向来是擘画区域未来的舞台、观察区域发展的窗口。纵观三份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潮州各区县正坚持实业为本、工业为王、制造业当家,紧扣“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拼思路、拼产业、拼执行力的实践,释放出澎湃的“区动力”和“县能量”,汇聚成潮州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

县域振兴

立足优势 把短板变成潜力板

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发挥县(区)的优势,突出镇的特点,用好村的资源,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是近期各区县两会达成的共识。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各区县划出重点制定了“施工图”。

饶平将做好海洋和港口文章,建设蓝色海洋经济带。 余永东 摄

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拼特色、拼优势、拼差异化,还要拼潜力。瞄准“工业强区”特色优势,潮安将擦亮“中国食品工业强区、中国五金不锈钢制品产业基地、陶瓷产业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等国字号区域品牌,立足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端特色制造业,加快建设潮安特色产业走廊,全力构筑县域经济强引擎。饶平将做好海洋和港口文章,建设蓝色海洋经济带,努力争当全省“融湾建带”排头兵、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县。湘桥提出,实施产业富区攻坚行动,做强城区经济,做大园区经济,奋力打造潮州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和高端产业培育主平台。

湘桥将推动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环境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和服务能力提质增效,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的首位度。 林文强 摄

对于增强县域辐射带动能力,潮安将推进以中心城区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饶平将实施县城新型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相关建设项目,完善县城交通、能源、物流的枢纽功能,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湘桥将实施总投资超54亿元的36项“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项目,推动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环境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和服务能力提质增效,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的首位度。

强化乡镇纽带功能和节点功能,同样是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题中之义。在这方面,各区县亮出鲜明特色:潮安将建设庵埠“糖果小镇”、打造古巷等新兴县域经济副中心、支持凤凰镇打造省级中心镇等,并巩固提升文祠橄榄、金石花卉、江东蔬菜、东凤芡实等传统优势产业,提高专业镇核心竞争力;饶平聚焦加快三饶、新丰日用陶瓷等镇级产业的改造升级,巩固提升钱东盐焗鸡、汫洲水产、浮滨狮头鹅、东山青梅等传统优势产业;湘桥将实施特色强镇打造行动,引导“一江两岸”各镇街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如加快桥东瓷泥产业改造提质,巩固提升凤新陶瓷、城西服装、意溪木雕、磷溪卤鹅、官塘牛肉、铁铺水果等传统优势产业等。

在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各区县提出,要在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耕地保护、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努力推动农业经济提质增效,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潮安提出,开展现代农业增效行动,推广实施“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民”“合作社+专业市场+农民”等经营模式,培育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品牌。聚焦促发展、聚生产、强链条、融生态四个重点,高质量建设好茶叶、橄榄、南药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饶平将高质量打造7个现有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谋划申报国家级水产现代产业园和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一心、二极、三区”深远海养殖总体布局,推进传统网箱“去木换塑”、木质渔船更新改造,建设优质虾苗培育基地、花鲈良种场,打造传统网箱养殖升级改造示范基地、海水水产种业示范县,努力走出一条独具饶平特色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之路。

制造业当家

聚焦“实”“新”“招” 提升产业含金量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梳理三份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各区县都把坚持制造业当家、壮大实体经济放在重点位置。其中,三个“更”尤为鲜明:更加突出“实”——立足自身实际,提升支柱产业的含金量;更加突出“新”,培育壮大一批新兴产业;更加突出“招”——实施大招商,构建全员招商、全员服务工作格局。

食品工业是潮州经济发展的主力之一。在过去40多年的一路狂飙后,如今却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渐露疲态,如何让食品工业重振活力?

拥有“中国第一食品名镇”庵埠镇的潮安和拥有“中国盐焗鸡之乡”钱东镇的饶平,都围绕于此下决心把食品工业搞上去进行部署:潮安将引导潮味食品向品质、健康、营养方向多元化发展升级,发展精品化、标准化潮州菜预制菜,打造现代食品产业集群。饶平将通过实施传统产业再造工程,积极引进一批食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粮油加工、休闲食品、水产品精深加工、预制菜等产业,打造鱼、鸡、狮头鹅、牛、茶等食品系列,争取在全省新一轮食品工业发展大潮中抢占新高地。

此外,潮安和湘桥都将加快陶瓷产业结构化转型升级,湘桥还提出要推动婚纱礼服产业品牌化发展。围绕水族机电、电子茶具、宠物用品、陶瓷等重点领域,饶平将分门别类研究制定各个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推动一批特色产业“二次创业”、升级发展。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关乎潮州市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和未来。如在绿色低碳产业上,潮安将加快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青麻园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群。饶平也将深入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积极抢占光伏发电、森林碳汇、氢能、新型储能等绿色低碳产业风口,补强产业链关键环节,打造饶平产业新蓝海。

在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壮大上,潮安还将以省先进陶瓷材料创新中心为支撑,突出三环集团带动作用,打造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突出凯普医学科学园引领作用,推进中医药种植加工和保健食品研制项目,打造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把握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机遇,培育安全应急产业集群。

而在实施大招商工作上,潮安、饶平、湘桥都提出坚持“每月一算账、每季度一汇总、年底算总账”,倒逼各级各部门主动“走出去”“跑起来”抢项目引投资,迅速掀起新一轮“大招商、招大商”热潮。

记者观察到,各区县都将致力用好招商先锋队这一“前锋”:潮安和湘桥将实施“敲门招商”“驻点招商”,延伸招商触角、拓展引资渠道,通过“打粮食”与“孵小鸡”项目双招双引。饶平将坚持敲门招商、政策招商、产业链招商,围绕“五大招商方向”开展大招商。值得关注的是,饶平将依托侨胞众多、珠三角乡贤众多的优势,打好“侨”牌,瞄准“饶”商,加强信息资源统筹整合,提高招商效率、扩大招商视野。

平台建设

抢抓先机 强化园区平台承载力

随着深圳与潮州确定对口帮扶协作关系,接力棒从中山递到了深圳手上。在共同富裕的新发展目标下,潮州各区县如何抓住良机、抢得先机?

在三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握深圳对口帮扶协作重大战略机遇”“抢抓省推动产业有序梯度转移”成为各区县不约而同聚焦的关键句。

潮安计划推动大岭山产业园扩容升级、东山湖现代产业园扩能提质、瓷泥产业园加快建设,聚焦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共建等重点任务,推动各类政策资源和生产要素叠加汇聚,在打造引领型产业集聚区、支撑型产业园区和万亩千亿大平台上体现潮安担当和作为。

饶平将建设好运营好潮州港经济开发区,打造高新化、集群化、现代化产业承接主平台,积极承接未来3年深圳市对口帮扶潮州市的产业转移。特别是要聚焦6个条件成熟、潜力巨大的园区平台,提升产业平台发展能级。

湘桥将充分发挥南山分园和湘桥分园官塘片区两个产业园区集聚效应,优化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科学筛选优质潜力企业。同时,推进铁铺瓷泥产业转移园建设,制定完善企业项目入园规定,推动瓷泥企业入园集聚发展。

提升园区平台的承载力,也是各区县关注的重点。

潮安将聚焦产业新城功能定位,高标准规划建设高铁新城。郑坚 摄

潮安将聚焦产业新城功能定位,高标准规划建设高铁新城,加快高能级、高水平项目资源导入,打造现代化产城融合新样板。通过继续大力推进凤塘试点片区等的升级改造,以连片整备改造推动产业、产值、税收、环境提升,全力打造产业高度聚集、服务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产城融合发展的新一代特色园区。饶平将系统整合港口、岸线、土地等宝贵资源,全面强化港口码头、高铁高速、陆运水运等功能集成,持续提升港口经济发展的综合承载力。

要素支撑

突出战略性支撑 塑造新优势

塑造高质量发展优势,必须强化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性支撑。透过政府工作报告,各区县均拿出了各自的行动计划。

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方面,潮安将加快总投资3.71亿元的14个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实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发展。饶平将实施城南实验学校建设工程等一批教育重点项目,持续优化乡村学校教育资源布局。湘桥也将抓实韩东片区学校规划建设,加快推动南春中学、意溪中学扩建等总投资5.56亿元的4个学校项目落地落实。

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8家,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在构建高水平创新链条方面,潮安以一个个跃动的数字彰显决心。该区还将依托省级高新区建设,加强政企校院产学研合作交流和科研平台资源共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力争在新材料、现代食品、智能卫浴等领域实现科研新突破。

围绕潮州市委“1+1+8”人才制度体系和“韩江人才计划”,湘桥将加快构建“6+7+8+20”人才工作体系,围绕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加快集聚高层次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团队,在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力争引得进、留得住、扎下根。饶平则明确指出,要聚焦教育、医疗、科技、产业、文化、乡村振兴六大领域,着力引进一批实用型、技能型、专业型人才。

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也将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

湘桥将落实政企“茶话会”、企业“直通车”“同心暖企”“驻·聘联通”等机制,深化“潮商面对面”工作机制,坚持“有事服务、无事不扰”,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市场开拓、企业融资、用地需求、物流运输、稳岗拓岗等困难,助力市场主体“生得快、活得好、走得远”。

饶平将推行“阳光服务”“保姆服务”,深入整治“散乱污”“偷漏骗”等违法经营行为,实施专员式、全周期帮办代办服务,并特意提出“引导政策、资源向守法经营、贡献突出的企业倾斜”“减少对优质企业、诚信企业不必要的检查、督查和考核”。

潮安将健全服务专班、定点联系、联席会议等机制,打通招商引资、落地进驻、审批服务、资金支持、用地保障、用工保障、上市指导、投资指引等服务链条。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广“拿地即开工”模式,开展关联许可事项集中办理,推行投资项目“全程代办”。

美丽潮州

围绕“一轴两带” 推动协调发展

如何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围绕加快构建潮州市金色韩江发展轴、蓝色海洋经济带、绿色生态发展带“一轴两带”区域发展格局,各区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提出新的构想。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潮安把大力推进绿美潮安生态建设作为单独一章进行阐述,将全面融入绿美广东、绿美潮州生态建设大局。积极开展绿美潮安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推动凤凰山脉系统修复和生态茶园建设,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并推进林网、水网、路网融合,深化森林城镇森林乡村创建。通过有序发展林下经济,探索发展竹产业,让森林资源变成致富聚宝盆。

围绕绿美饶平建设,饶平将以更强担当争创绿美潮州生态建设示范标杆。深入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实施沿海防护林建设、桉树林退桉改造等工程,优化提升绿廊、碧道、公园、绿地。结合县域实际,该县将分期分批推进“一廊、一带、一围、两岛、四片、九脉”碧道工程建设,下大力气打好海上违规吊养整治“攻坚战”。在城市更新上,将围绕构建“一城一廊一海湾”饶平发展新格局,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科学推进新城建设和旧城区更新改造,建设具有饶平特色的现代化美丽县城。

作为潮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承载区,湘桥区将实施“一江两岸”协调发展工程,在保育活化典雅古城、开发建设活力新城、更新改造宜居旧城、致力打造绿美湘桥等方面打开格局。

例如,坚决呵护好“山水相映、秀水长清”的“山水宋城”。通过加强“一江两岸”风貌管控,推进“百家修百厝”,优化提升古城天际线以及规划建设文化创意集市、深化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等措施,让千年古城彰显魅力。对于新城建设,则坚持跨江发展、两岸联动,强化产城融合、经营城市等理念,加快新城规划建设,推动高新产业和优质项目在新城落地集聚。同时,开展城市更新行动,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3个,推进15个城中村“十个一”工程建设。

来源:南方日报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