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6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大吴泥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吴漫:内心那种澎湃,真的是澎湃,非常激动。
这就是让吴维清父子俩为之激动、振奋的新作品:舞龙。腾空而起的“巨龙”长约2.3米,盘成1.1米的长度,气势磅礴。舞龙者姿态各异,神形兼备,或手臂摆动,或脚步变动,或腰部扭动,活灵活现。穿着配饰,一褶一皱,皆洒脱自然。看着眼前的泥塑作品,吴漫的思绪又回到两年前龙湖古寨的舞狮现场。
大吴泥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吴漫:之前有机会在龙湖古寨看到,一个展会现场看到舞龙,龙包含了非常多内容,鹿角、蟹眼、狮鼻、鱼身、鳄鱼头,还有凤尾,很多在民间寓意吉祥的东西组合而成的一条龙,也是比较有看头,舞龙的时候,看舞龙的动作,有武步,有武功基础的武步,这些东西结合起来,看起来非常震撼,想用泥塑的方式将它制作出来。
大吴泥塑起源于南宋,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为我国三大泥塑。大吴泥塑题材以戏曲人物、脸谱、肖像为主,与潮州的地方文化、风土人情紧密结合,综合运用雕、塑、捏、贴、刻、印、彩等技法。想用泥塑将舞龙的热闹场景表现出来,可不容易,从构思到出品,吴漫和父亲整整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说起创作的过程,吴漫用了一个词来形容:痛苦。
大吴泥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吴漫:这个过程相当痛苦,令我最痛苦的就是最后一节,最后一节一面是贴着地面,这一面贴鳞片也是不能偷工的,贴鳞片的时候必须拿起来,有一定的支撑,因为它的造型很容易坏,它的造型很难支撑,所以贴的时候很容易断裂,只能用软的东西来作为支撑,但是软的东西来支撑又不受力,所以在这里很难。
一件泥塑作品的诞生,需要经过一道道复杂而又精细的工序,也需要面临一次又一次的考验,湿度、温度都有可能成为作品成败的关键。在工作室内,还陈列着个别失败的部件。
大吴泥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吴漫:你看这条已经失败的作品,衔接得不好的话,如果有一些空气啥的,处理得不好的话,在烧制的过程中很容易裂开,像龙身上的鳞片,看着很容易,好像贴上去就行,其实不是的,它是一块贴着一块,一块叠着一块,需要从头到尾一次性完成,没办法说中间不行重新贴,鳞片要用土浆贴上去,如果土浆的湿度控制得不好,贴在龙的身体上,湿度控制得不好,它也很容易断裂。
作品中激情飞扬的舞龙者,也是创作的难点之一。舞龙者既要和巨龙有动作呼应,还肩负着承重的要务。
大吴泥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吴漫:因为是第一次制作,一些细节问题没有注意好,还有龙身完工后,和人物的动作配合得不好,其实也是失败,因为是舞龙,肯定有人在舞龙。
大吴泥塑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吴维清:它的力点在哪里,它的长度这么长,是架空的形式,这条龙是架空的,着力点在哪,你要抓得住,你看龙是飞跃的 ,人物拿着竹子是四两拔千斤,来支撑这条龙。
接受失败,是成功的开始,虽然创作的过程困难重重,但吴漫和父亲逐个击破,最终,生动传神、富有张力的舞龙出炉了。
大吴泥塑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吴维清:实现我自己的目标,就是传承,吴漫有创新精神,而且他有基础的积累,完成了舞龙,我非常欢喜和高兴。我在当中是参与造型的设计给他参考,主要是吴漫,他有想象力,我老了,比不上他。
这些年,大吴泥塑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同时也不断推陈出新,让泥塑艺术为更广泛的大众所接受,让泥塑文化融入到新时代当中,推动潮州泥塑焕发出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