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11 09:28:42 来源:潮州信息网
近年来,潮安区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总方向,秉承“分类施策、整体提升”总理念,探索创新“五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鼓励引导各村因地制宜,整合利用资源优势,增强自主“造血功能”,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前,全区39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面突破10万元,其中共有10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
建设物业实体 发展“物业租赁型”集体经济
充分利用村级集体建设用地和留用地,建设厂房、仓库、商铺、停车场、市场等,通过建立所有权归村集体、一定年限经营权归承建单位、村集体收取租金的经营模式建设集体物业,有力保障村级集体收入持续稳定。
如庵埠镇文里村拥有村集体商铺近400间,以提供土地和相关设施引进卜蜂莲花超市落户,2021年全村依靠土地和资产租赁收入超2000万元。
△ 庵埠镇文里村
东凤镇黄厝尾村、东凤二村等通过建设停车场并设立管理处对车位进行出租管理,不仅优化了乡村人居环境,也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实现集体经济增收增值。
注重多元合作 发展“合作共赢型”集体经济
通过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合作社和其他经济组织开展股份合作,以村级集体经营性资产入股或者参股农民合作社、经营稳健的工商企业,开展股份合作经营。
如庵埠镇茂龙村充分发挥其处于镇区、商贸发达的区域优势,利用自有资金投资经营酒店,每年稳定获得投资收益数十万元。
登塘镇世田村则抢抓有利契机,充分利用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帮扶资金,入股登塘镇芋头茶叶加工场,共同发展特色产业,开展茶叶种植、加工、营销等,项目稳定保持收益率在5%到10%之间,实现集体经济稳定增收。
△ 登塘镇世田村探索村企联动 发展“产业融合型”集体经济
坚持突破传统、大胆探索,通过要素重组、价值深挖、产业联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三产深度融合。
如赤凤镇水口村通过回收村民撂荒土地60多亩,采用“村集体+企业+农户+帮扶单位”的合作经营模式,引进稻虾综合种养项目,提高村集体、农户收入。农户作为参与者,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收入,并可参与种养生产获取劳动报酬。村集体在每批收益中获得三成利润。
△ 赤凤镇水口村浮洋镇厦里美村对撂荒20多年的“沉睡资产”鳗场片271亩池塘进行出租,去年租金收入超百万元,并引进社会资本共同打造“水产蔬菜”共生项目。
打造特色产业 发展“产业带动型”集体经济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潮安区积极引导各村依据各自地理优势,盘活现有资源资产,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让乡村发展“旺起来”,助推集体经济收入“提起来”。
如地处山区的归湖镇溪美村,以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为契机,成功整合溪美桥下东西两岸农家乐经营点约100亩土地,每亩土地每年创值由原先不足300元提升到现在近万元,带动了一大批村民在家门口就业,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之前提高约10倍。
△ 归湖镇溪美村登塘镇笔埔村则通过回收整治35亩撂荒地,种植既有经济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油菜花,形成规模化的油菜花海田园景观,让“撂荒地”变身“网红打卡地”。
培育经营主体 发展“实体兴村型”集体经济
强化村集体主导作用,创办各类经营性主体、服务实体和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联合体,如村办企业、劳务合作社或劳务中介公司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承接各类生产生活服务,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
如龙湖镇市头村通过成立村办企业,承包全村及龙湖古寨的保洁、保卫及日常维护工作,不仅为村民提供超100个就业岗位,更实现村集体经济自我持续造血,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8万元。
归湖镇溪口村通过成立村办企业,建立“肉鸽养殖—火龙果种植—文旅体验旅游”发展模式,以特色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来源:潮之峰、潮安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