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非物质遗产

湘桥:文旅融合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开新局

发布时间:2023-06-13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璀璨非遗焕新彩,文旅融合引客来,和美乡村激活力,科技创新促发展……作为“中心城区、首善之区”的湘桥,正迸发出蓬勃生机,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在近日举行的“遇见湘桥·寻访高质量发展”——2023年媒体采风活动中,记者用镜头探寻湘桥新发展,挖掘新亮点。一起来关注。

在明德园非遗展上,简朴大气、造型各异的手拉朱泥壶,让人大饱眼福;潮州木雕作品工艺细腻、花鸟灵动、推陈出新;潮绣、潮州抽纱融入现代饰品中,或华丽或淡雅,实用又美观。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 祝书琴:比如我们用潮州抽纱做成耳饰,这个耳饰今年在市场一上线,非常快就虏获了年轻女性的青睐,非常适合这个市场,这样对潮州抽纱的技艺传承、推广传播有非常好的意义。

目前,湘桥辖区拥有陶瓷、木雕、潮绣等40多项工艺门类,拥有非遗项目64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0人。近年来,传统技艺与现代思维不断碰撞出火花,非遗作品更符合现代审美和时代需求。这些瓷瓶、瓷杯上运用大写意的绘画手法,釉面线条虚实相间,酣畅如行云流水。

潮州彩瓷烧制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张热云:釉下彩我采用的是青花釉里红,青花是传统的颜色,釉里红是新的釉彩的变化,然后融合起来,形成新的潮州彩瓷,希望能够引领新一代年轻人更加喜欢我们潮州彩瓷,能够传承潮州彩瓷烧制技艺。

非遗焕发新光彩,文旅融合促发展。位于太平街道上西平社区的柯柏年旧居,建于清末,从这里走出李春涛、李春蕃(柯柏年)、李春鍏、李春霖、李春秋等革命志士和爱国先进人物。2020年3月起,柯柏年旧居修缮工程启动,坚持修旧如旧,保留了原有的潮式建筑格局,并布陈展示“一门五志士”的革命史,目前作为红色教育基地供市民和游客参观学习。

太平街道办事处一级科员 蔡文敏:太平街道积极探索“文物+保护+创意”模式,深入挖掘辖区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古城红色旅游线路,创新形式开展一系列现场教学活动,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潮州古城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生态宜居农旅融合,乡村有了新变化。在凤新街道高厝塘村湿地公园,荷花亭亭玉立,含苞待放,点缀于绿叶间,喷泉欢快“舞动”,村民带着小孩在栈道上悠闲散步,甚是惬意。桥东街道社光村则创新探索“文旅+休闲+教育+体验”多元化发展新模式,因地制宜打造“共享农场”和特色民宿,发展乡村旅游,提高村民经济收入。

桥东街道社光村党总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陈金中:打造共享农场供给城市的居民或小孩子来作为劳动教育、农业科普知识,还有小桥流水、小火车、民宿多个点打造文旅项目,拉动游客到这里来,人流量大的时候,让村民有机会可以创业,大家一起来把民宿、旅游做起来,从而实现我们村的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凤新街道高厝塘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许振歆:接下来我们把停车场打造光伏发电,也可以增加村的集体收入,也在停车场旁计划打造儿童娱乐设施,还有旅客集散中心,还有小食一条街,增加村的经济收入。

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制造业当家。近年来,湘桥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产业、平台、项目、企业、环境五大提升行动,全力抓好实体经济、招商引资、升规上限、园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快构建具有湘桥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各龙头企业以创新技术为引领,不断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

潮州市庆发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蔡安阳:我们现在可以做到把瓷粉研磨成面粉一样,非常细微的颗粒,瓷粉的硬度是很强的,但是研磨成粉之后,就可以作为陶瓷的原泥材料加入到瓷泥的制作里。我们这次2023年的春交会,我们把这个概念展示给国外的客人看时,非常多的客人都冲着这个可回收发展的项目过来的,未来市场非常好。

广东凯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公室副总监 司徒聆涛:仪器方面我们在逐渐推进的是仪器的自动化,这样能更快地提供有效的检测,同时也更好地解放人力。另外在检测方面,我们现在也率先拿出HPV12+2的解决方案,一方面能够满足大范围的筛查,另外HPV12+2试剂重点将两个最高危型的HPV病毒做一个重点筛查,这是现在国内最领先,也是最经济有效的HPV筛查方案。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推动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第一季度,湘桥区地区生产总值达70.88亿元;五一期间,“活着的古城”再次“火出圈”,湘桥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再创新高。接下来,湘桥区将坚决扛起建设“金色韩江发展轴”的责任担当,扎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绿美生态建设,奋力谱写现代化湘桥新篇章。

关于非物质遗产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