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民生关注

深度融合“农文旅”生态富民闯新路——看浮滨镇如何加速乡村振兴“镇”能量

发布时间:2023-06-20 10:13:24 来源:潮州信息网

“原种”是浮滨镇狮头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黄正碧桂园幸福新村建设全面完成,村民开启幸福时光

浮滨镇是国家茶树良种“岭头单丛”的发源地

紧密结合当地产业实际,建设浮滨镇农旅文化示范基地

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续写浮滨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黄正村在全市范围内首创试行公益超市项目,激励更多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

扫码观看 更多内容

和风拂过饶平县中西部,掀起浮滨镇万亩茶海的层层叠翠,一簇簇茶树从山脚蔓延到山顶,枝头吐露出来的翠绿嫩叶,散发出清新的茶香。

“莽莽林海翻碧浪,起伏山峦涌翠波”,是对浮滨镇自然生态的最好描述。近年来,浮滨镇围绕“农业稳镇、特色旺镇、生态强镇”的发展思路,用“含绿量”赋能“含金量”,深度融合“农文旅”资源,生态富民闯新路,逐绿而行,因绿而兴,让绿色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最亮的底色。

乡村美——绘就振兴“新图景”

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黄正村,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青山环抱、绿水缠绕的村庄,金色阳光下,屋宇鳞次栉比,俨然规整,老人小孩在干净整洁的广场上聊天嬉戏,广场边的池塘里,清风与亭榭轻柔依偎,微微吹拂平静的水面。

今昔对比,方知桑田巨变。“眼前的这番景象,是村民们先前做梦都不敢想的。”村干部杨金妹回忆说道,交通不便、住房老化简陋、公共设施空缺等问题成了村民曾经头疼的问题。2016年底,经过充分论证,黄正村决定实施全村整体搬迁、集中居住,采用“统一选址、规划、设计、建设、结算”的方式建设黄正碧桂园幸福新村,新村规划总用地面积2.1万平方米,建设两层结构新房共17栋95间,在各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多方合力下,经过2年多的紧密施工,幸福新村建设终于全面完成,77户村民全部住进新房,开启幸福时光。

走进黄正村一间面积不大的“公益超市”里,记者看到食盐、食用油、洗衣液、纸巾等日常用品摆放整齐,应有尽有。与普通超市不同的是,村民可以使用“公益积分”直接在这里兑换日常用品。

为激励更多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黄正村在全市范围内首创试行公益超市项目,通过以奖代补、多劳多得的奖补机制,将积分管理与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充分融合,实现“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的振兴发展良性循环。

“自从村里有了‘公益超市’,村道更加整洁了,邻里更和睦了!”公益超市负责人杨东南表示,以分换物为黄正村探索出一条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村民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投身乡村治理的热情已经充分调动起来。

悠缓流淌的黄冈河,茂盛葱翠的大榕树,老屋、池塘、广场、花木相映成趣……浮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道静谧和谐的水乡山村风景线。“大新溪村山上有库容近2万立方米的洋坑水库,山侧有连片的紫荆花和沉香林,山下有树龄逾百的古树园,是镇辖区内自然资源禀赋最多、农文旅资源最全的行政村之一。”驻浮滨镇帮扶工作队队长吴杰文介绍。

大新溪村毗邻镇区,省道S501线横穿村而过,距离高速口仅10多分钟车程,交通十分方便。如何用好原生资源禀赋、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壮大村集体经济,成为驻镇工作队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

自工作队进驻浮滨镇后,组织队员认真研读乡村振兴和驻镇帮扶相关文件,常态化进村入户开展调研走访,紧密结合当地产业实际,在大新溪村脍出一道“风味大餐”——建设浮滨镇农旅文化示范基地。

吴杰文告诉记者,浮滨镇农旅文化示范基地项目共分为三期,计划投入帮扶资金1000万元。其中,一期建设农旅文化体验园,打造融合乡土美食、文化展示、乡村体验、儿童游乐、休闲康养于一体的大型“农家乐”项目。二期三期拟通过打造山后水库,辟建古树公园,修建步行栈道,改造人工湖塘,配套石桥、凉亭、连廊、花木、石椅,供游客漫步、健身、休闲;利用垦造水田,打造“稻梦空间”农事体验园,设置传统农业器具,供青少年学生体验农事活动,感受“稻米的一生”,了解农业发展历史,提升青少年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意识。

而农旅文化体验园主要利用原村扶贫多功能车间和老学校校舍,改装后作为庭院型餐厅、雅舍、包厢,经营以狮头鹅为主打的乡土美食。利用村里20多亩闲置土地,建设包括狮头鹅主题广场、彩虹花廊,竹木结构的连廊、凉亭、茶座,融合茶鹅为主的萌宠乐园、儿童游乐场,适宜观山听水的人工湖、网红码头等,融合餐饮、娱乐、游玩、打卡于一体。

吴杰文表示,下来将继续与镇委、镇政府密切沟通,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工作落脚点,坚持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不断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民富村兴镇强。

产业旺——村强民富“生活靓”

在浮滨镇组织干事陈之煊的带领下,经过陡峭狭窄的山路,跨过九曲十八弯,记者乘车来到三红村金利香生态茶叶有限公司(下称金利香)。一下车,扑面而来的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清新空气,举目四望,峰峦叠嶂,绵延辽阔,漫山遍野的茶树一片绿意盎然。

踏上金利香的加工厂,一进门就能闻到一股浓郁的茶香,厂里正在加工刚采摘不久的新茶,而加工新茶的生产线,就是金利香董事长王金良综合这几年新学到的技术改良而成的,用新改造的生产线生产茶叶,质量和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一杯好茶的背后,是从种茶、采茶到制茶各个环节的精细管理和品质把控。“坚持创新才能不被竞争激烈的市场淘汰。”王金良说,他从制糖业的“关键步骤”中获得启示,用于茶叶的制作和加工,从而形成独特的阻火烘焙技法,强化了单丛茶的山韵蜜味,使成茶具备饮之不伤胃、存放二年内免用加工烘焙也不变味的特质。

浮滨镇是国家茶树良种“岭头单丛”的发源地,岭头单丛茶又称白叶单丛茶,是浮滨镇最大的特色产业。在浮滨镇坪溪茶区,有海拔500米以上山峰7座,其中双髻岭海拔达1036米,地势高兀,为岭头单丛茶发展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2022年全镇茶园面积约5.35万亩,茶叶年产量约6107吨,年全产业链产值14多亿元。一片叶子不仅是浮滨区域的公共品牌,更成为支撑民生发展的一番伟业。

依托金“茗”片,浮滨镇大胆探索茶旅产业发展道路。近年来,浮滨镇以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为目标,深挖茶文化与山水特色,整合双髻娘山、坪溪水库、万亩茶园等旅游资源,着力提升沿线乡村风貌,高标准规划打造集“茶叶+旅游业+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凤凰山茶旅走廊浮滨坪溪文旅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43亿元,九个核心子项目建设目前已启动7个子项目。

潮汕俗语有云:“无鹅肉勿滂沛。”在潮州,请客吃饭无鹅不成宴,而做潮州卤鹅的上佳鹅种当属狮头鹅狮头鹅肉质鲜美,胆固醇低,营养丰富,肉厚味甜而深受食客的青睐,成为潮州一张美食名片。

在蓝天白云碧波荡漾下,狮头鹅群欢快的在饶平县浮滨丰乐狮头鹅饲养有限公司(下称丰乐公司)里的养殖场来回溜达着。

“‘原种’是浮滨镇狮头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丰乐公司董事长陈嘉伟介绍,作为饶平狮头鹅祖代场,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十分重视饶平狮头鹅品种保护与利用,运用闭锁群继代同质选育方法,开展品种提纯与品系选育,目前已取得不错的成效,其中,《原种狮头鹅提纯保种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项目《广东良种鹅鉴评利用及健康养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荣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

谈及未来的发展,陈嘉伟说,丰乐公司还计划推进封闭式工厂智能养殖及产业化,打造和建立原种狮头鹅工厂化智能养殖示范基地,起引领示范作用,帮助同类企业突破狮头鹅产业发展面临的诸多瓶颈,此外,今后三年的主要精力将放在发展饶平狮头鹅产业上,初步计划在2024年以丰乐公司为平台,基本建成饶平狮头鹅养殖区,旅游文化区,屠宰加工区及办公生活区等四大区域,为区域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鹅!鹅!鹅!”美妙之声,它是高奏着“振兴曲”和“致富曲”的“长颈乐队”,又是唱响一曲幸福生活新时代的乐章,更是一首乡村振兴新跨越的赞歌。

 文化兴——激活乡村“精气神”

双髻娘山千米上天梯,风光秀丽的新安林场绿涛翻滚,珍稀动植物出没其间,这是一块风光旖旎、景色宜人的秀美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文人气息,数不尽的胜景,点缀着浮滨这片多情的土地,刻下了独特的文化印记。

——1974年省博物馆和县文化局在浮滨桥头村塔仔金山墓葬群发掘的300多件文物,引起了国学大师饶宗颐等考古学专家和历史学家的高度重视,经鉴定,为我国商周时代古越族珍贵文物,印证了自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文明历史,也为这片土地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后经专家们多方考证认定,由潮汕及福建闽南等地出土的文物,多与浮滨出土文物的文化类型相同,而以浮滨文物最具代表性,故统称为“浮滨文化”。

——浮滨镇水稻、荔枝、菠萝、龙眼、青梅等多种农副产品的均衡发展,使浮滨享有“粮畜茶果之乡”的美誉。与粮畜茶果相伴的不仅是辛勤的汗水,还有那美不胜收的自然、人文景观,冬瓜山天池、老虎祠堂、仙脚印、观音洞、一览亭,富有神奇色彩的“飞炉”娘庙,引发人们崇敬和思念之情的张竞生公园,坪溪水库热气腾腾的温泉,夏校大滴山绿涛滚滚的千亩竹林……数不尽的胜景点缀着朴实的山乡,叙说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浮滨镇还是张竞生博士的故乡。张竞生博士是浮滨镇大榕铺村人,他是一位集哲学、美学、社会学、文学之大成的博士,其留学回国后从事教学,创办实业,著书立说,对推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作出较大的贡献。张竞生文化园园长张小寒用十二个字凝练且精确地描述了张竞生的成就与品德——先知、先说、先行、爱国、爱乡、爱民。

如今在浮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故事俯拾即是,到处都是绿的海洋、绿的世界、绿的律动、绿的气韵,浮滨镇正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契机,围绕“兴产业、谋项目、惠民生”精准发力,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续写浮滨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浮滨镇党委书记徐昭民:

 打造茶鹅兼备产业强镇 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如何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近日,浮滨镇党委书记徐昭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浮滨镇将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契机,着力打造茶鹅兼备产业强镇,续写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高质量构建“一城一廊一海湾”饶平发展新格局作出浮滨贡献。

“要充分发挥茶叶省级产业园,狮头鹅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集聚效应,以生态种植业、规模养殖业为支柱,结合县镇‘大招商’行动,积极引进契合浮滨实际的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区域规模化产业集群。”

徐昭民表示,接下来,浮滨镇要加快茶旅项目建设步伐,以景观节点串联自然风光、挖掘人文底蕴,开展茶园观光、茶事体验等游玩项目,打造一条坪溪茶区旅游精品路线,让“小节点”写出“大文章”;积极申报省2023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推动茶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茶叶精深加工及茶叶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谋划实施以茶叶后期加工销售产业为主导的茶叶产业园区和以中大型肉鹅屠宰加工销售基地为核心的狮头鹅产业园区,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走出一条“一村一品、 特色富农”的产业兴村之路

岭头单丛、宫下狮头鹅、溪楼绿豆饼、黄正红茶……浮滨镇是农业强镇、生态重镇、文化古镇,拥有“岭头单丛茶”和“饶平狮头鹅”两项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岭头单丛茶曾作为“国宾茶”用于接待外宾,2022年全镇茶产业产值14多亿元。记者认为,“一村一品”既是赋能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又是提高农特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能够描绘出一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的“新画卷”。

抬头仰望浮滨蓝,放眼皆是生态绿。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浮滨镇需紧紧围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聚力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创新发展模式,有力地促成全镇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今日的浮滨镇,正像春竹一般,坚定不移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蓬勃向上,拔节生长。

总策划:黄树荣

执行策划:陈天岳 吴俊溪 林桢武 邱显华

统筹:郑健

文字:林宗楷

摄影:蔡泳 蔡锶桐

责编:陈荣浩

关于民生关注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