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文明创评

黄冈:困难群众线上“点单”,党员志愿者服务上门

发布时间:2023-07-10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过如啰!”看着改造后焕然一新的家,独居老兵郑伯朝社工、志愿者竖起大拇指笑呵呵地说着。饶平县黄冈镇龙眼城社区社工服务点在调研辖区内困境老人居家安全隐患与改造需求过程中,发现高龄独居的郑伯家中环境阴暗杂乱,蚊虫滋生,还存在居家安全隐患,于是联动周边社工点、协会志愿者对郑伯居住环境进行清理改造,同时联系电工志愿者为厕所安装扶手、对整屋的电灯电线开关进行检查换新,确保老人居家安全。

在黄冈镇,像这样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近年来,黄冈镇“双百”社工站积极推进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运作,成立黄冈镇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进一步完善志愿者管理制度,畅通沟通联络渠道,探索建立“点单派单式”志愿服务配送机制,精准服务群众,将“帮困”工作做在平日、做在细节。

挖掘融合度

社会志愿工作纵深发展

广东社工双百计划黄冈镇社工站于2017年7月成立,同年12月成立黄冈镇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目前共设立1个社工服务站和7个社工服务点,实现了对全镇37个村、社区、场的社会工作服务全覆盖。

为强化党建引领发展,不断增强社工服务群众能力,协会找准社会组织与党建工作的切合点,成立黄冈镇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党支部,建立“1+N+1”联系帮扶责任制,即“1名党员+N名骨干志愿者+结对帮扶1户困难群众家庭”,定期到帮扶对象家中走访、座谈慰问,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帮扶项目、专项服务等各项措施真正入户、落到实处。

协会党支部与社工、志愿者、村级党建网格党员联动,构建起了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健全了支部吹哨、网格动员、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群众需求在哪里,社工和志愿服务就在哪里。

把握精准度

点单派单模式高质高效

推行“线下+线上”模式服务群众,线下结合7个社工点、村(居)网格及时发现上报群众“急难愁盼”,发挥网格党员、“邻里志愿者”的“移动探头”作用,把群众的呼声传递给社工站(点),把群众的诉求化解在“萌芽”;线上建立起志愿服务点单微信群,实时搜集汇总困难群众各类需求信息,通过“群众点单——站点派单——志愿者接单”的运行模式,构建起互通平台,实现了需求认领及时、需求对接到位、服务高质高效。

在为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开展服务过程中,社工站(点)充分发挥“点单派单”模式的实时优势,在经常上门帮扶的基础上,定期帮助老人通过志愿服务点单微信群发布“需要上门做家务”“需要帮忙采购物品”之类的“微心愿”,让更多志愿者参与到帮扶行动中来。

提升受益度

量身定制服务温暖人心

近年来,黄冈镇社工站不断提升特殊群体的服务质量,针对不同群体需求量身定制服务内容,积极链接社会公益资源,开展精细化、精准化的项目。

在“关爱夕阳红”系列活动中,不仅开展老年人居家环境改造提升行动,还特别关注老年人生活“小事”,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爱心义剪”入村活动,连续三年登岛为汛洲村老人操作养老认证等。

在“护苗成长”活动中,聚力守护儿童青少年特别是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开设公益课堂,链接爱心教育资源如书籍捐赠、美术公益课、珠心算公益课、英语趣味课、禁毒教育等,为留守儿童开设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课程,开展儿童性教育系列活动,强化儿童自我保护教育。

针对特殊困难群体,开展“助力圆梦”活动,组织系列助残扶残志愿服务,协助做好残疾人免费康复服务,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工作中,黄冈镇社工站建立定期走访探视制度,积极主动与村社区干部、派出所民警、卫生院医生沟通协作,截止到5月份累计探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21万人次,并建立“一人一档”信息档案951份,实现共建共治。

关于文明创评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