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夏日话鲜腌

发布时间:2023-08-08 10:34:20 来源:潮州信息网

夏日话鲜腌

□ 周建苗

夏日,又至嫩姜上鲜时。

嫩姜,头上还带姜紫笋,姜节白嫩,轻掐应声而断,汁水流,清辣味出,香鲜诱人。或炒肉,或蒸鱼,或腌之,皆为美味。

潮汕人有鲜姜腌豆酱小吃。

把鲜姜洗净,晾去水分,掐连着紫笋最嫩的部分,放在砧板上用手板拍一下,装入碗中。然后,放于一勺豆酱,略为搅拌一下,碗口用保鲜薄膜封住,放冰箱,隔一宿,可食。豆酱自带咸味,嫩姜嫩鲜微辣,很和味,吃之嫩脆微辣,味道鲜美,配以番薯粥,十分好吃。

嫩姜,也名紫姜。

李时珍曰,初生嫩者,其尖微紫名紫姜。生姜,古代也有腌食之法。明代养生学家高濂《遵生八笺》中,便记载了“糟姜方”曰:“社前取嫩姜,不拘多少。去芦擦净,用酒和糟盐。拌匀入磁坛中,上加沙糖一块。箬叶扎口泥封,七日可食。”可能,潮汕人喜欢的腌嫩姜,也为相同之法,仅是将酒和糟盐,改为地方的豆酱,食其原味鲜美吧!宋代苏轼有诗句“先社姜芽肥胜肉”,也可见嫩姜的美味。

“苏榝紫姜,拂彻膻腥”,姜也是去膻腥味的重要佐料,为日常菜肴所用。李时珍言之“姜能彊禦百邪,故谓之姜”,夏日食嫩姜,也是时蔬。不过,“食姜不禁辛,走气泻肺故”,故秋季少食,妊娠不可食姜,病痔、痈疮者慎食。

古代生腌,多以救饥。明代朱橚的《救荒本草》一书中,便记载了多种生腌的蔬菜,如水豆儿(葳菜)、山葱、背韭、柴韭、野韭、甘露儿、地瓜儿苗、泽蒜等。可见,生腌食物由来历史悠久,但多以蔬菜食之。

在夏日,潮汕人也喜腌食蚬。抓溪河、湖泊蚬,挑其肉嫩小者,放清水养几天,洗净,放入小缸瓮中,加入姜、盐,搅拌,密封,腌之。隔几宿,盛食,咸鲜味美。和粥配之,十分可口,不少潮汕早餐食肆,也为常见杂咸。蚬,甘咸冷无毒。有“去暴热,明目,利小便,下热气、脚气、湿毒,解酒毒、目黄”功效,浸汁服治消渴。它既为美味,也是消暑的食物,为人们所喜欢。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母亲也常腌蚬,从瓮中盛出一小碗,为我们早餐的美味杂咸。用筷子夹着,嘴轻轻一吮一吸,鲜美的味儿入嘴,汗水咸香,刺激味蕾,直入喉头,荡漾口中,回味无穷。腌蚬壳中的汁水,为其灵魂,我常是吮吸几下,还不舍扔掉。现在,还有不少潮汕人,抑或是从国外回来的华侨,一至粥摊,便会点上了小碟腌蚬,慢慢品尝,像深情地品尝着久违的乡味乡情。

我最喜欢吃的,便是生腌毛蚶了。夏日去潮汕餐馆、饭店,也为常点之佳肴。毛蚶洗净,用沸水迅速一焯,加蒜末、醋、盐、鸡粉、芫荽等调料,摇着稍为搅拌一下,其味鲜美,可直上了心头,吮吸食之,便是人间最美的味儿。有时,我也会去海鲜市场,买一些毛蛤回来,自己腌制食之,解其馋。“蚶子益血”,甘平无毒,性寒,炙食益人,以饭和之。其食多壅气,即憋气、肚子胀气,也容易拉肚子,食之也需注意。

潮汕生腌海鲜,有蟹类、虾、贝壳类等,有如腌蛴、腌膏蟹、腌虾蛄(濑尿虾)、腌生蚝、腌明虾、腌龙虾、腌香螺、腌猫眼螺、腌花螺等,品种繁多,款式多样,各食其鲜,各食其味。所有腌制海鲜,都必须以鲜活生猛为之(不鲜海鲜不宜腌食),像刚从海里爬上、游入盘中的一样,鲜活得很。

海鲜经处理后,再加蒜末、葱花、香菜、小米辣、生抽、陈醋、白糖、鱼露、味精、香油、盐、高度白酒、凉白开水等,搅拌均匀,盖上盖子,放入冰箱冷藏腌制六个小时以上。这样腌制出来的海鲜,味极鲜美,汁水甜辣,口感俱佳,吃着便停不下来,也难怪人们叫之为“潮汕毒药”了。吃着香甜酸辣的生腌,再来上杯啤酒就是人间美味,似乎炎热的夏日也变得遥远了。

古代已有腌海鲜食之记载。

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历史书《南齐书·周颙传》曰:“何引言断食生,尤欲食肉白鱼、鳝脯、糖蟹,以为非见生物。疑食蚶蛎,使学生议之。”周颙不建议生食车螯蚶蛎之类,劝令菜食。可能,这是生食海鲜、河鲜的最早记载吧!

明代中叶美食研究家宋詡所撰的《竹屿山房杂部》,便记载了生酒虾、生腌虾、生酱虾的吃法。其生酒虾,“用大虾,每斤先以盐五钱腌半日,沥乾置瓶中,每层杂川椒数颗,以醇酒化盐,每斤二两五钱渍没之。泥涂瓶口俟,十馀日熟”。其生腌虾,“用鲜大虾,每十斤盐一斤,腌叠之。泥封一月俟。熟,宜醋。其绝细者,今曰‘虾酱’”。或酒、或腌的生腌海鲜虾或河鲜虾,都需经过十余日的充分腌制,充分杀菌,才能食之。潮汕生腌海鲜,除了近海就地取材,也是源于此传吧!

潮汕俗语有“食蛴试身份”之说。蛴,为蟹类的一种,潮汕人喜用生蛴腌食,味道鲜美,但肠胃不好的人,还是慎食,容易引起腹泻。

潮汕生腌海鲜,除了保证鲜活,充分处理干净,还必须充分通过充分腌制的。毕竟,没通过煮熟的食物,还是有可能存在寄生虫、细菌的,可导致腹泻、腹胀、呕吐、恶心等。潮汕生腌,虽然美味,喜欢食之者,还是应该保持谨慎态度的。

“鲜腌”的夏天,有了口颐之福,也有消暑清凉之意。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