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3 22:24:51 来源:潮州信息网
登塘镇:打好“特”字牌 做好“土”文章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系列报道
潮安区登塘镇山好水好,农业特色资源更是丰富。近年来,登塘镇积极落实“一村一品”发展思路,逐步推动农产业向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让登塘“土特产”破土出圈,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登塘
8月18日新闻视频
登塘镇栖凤村风景宜人,村民以养蜂、种橄榄为主业。走进山间的一片空地,一个个蜂箱传来蜜蜂的嗡嗡声。眼下春蜜已结束采收,但部分蜂脾上面仍有少量蜂蜜,色泽金黄欲滴。
登塘镇栖凤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刘传红:栖凤村比较原生态,养蜂条件很好,我们的蜂每年收蜜两次,一次冬蜜,一次春蜜。
栖凤村目前有18户养蜂户,蜂箱约800个。近年来,村成立养蜂合作社,在技术、推广等方面对蜂农加强指导培训,打造“天顶岽”蜂蜜品牌。蜂蜜以上门收购、电商销售等形式销往各地,蜂农辛勤劳作有了回报,鼓了腰包,尝到了养蜂的甜头。
登塘镇栖凤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刘传红:养蜂对合作社、村,特别是对蜂农来说有较好的收益。在政府大力指导下,通过登隆电商公司各种渠道销往全国各地,增加了蜂农积极性,目前蜂农已经18户,下来他们有心增加养蜂的数量。
好山好水酿造了好蜂蜜,还酿出了特色酒。在黄潭村,优质山泉酿造的米酒、姜酒远近闻名。今年,酒厂负责人把目光瞄准登塘特色水果菠萝,研发新品种。
登塘镇黄潭村兴泉酒厂负责人 陈燎原:镇提倡乡村振兴,我们酒厂有平台有基础,菠萝已经买了几十吨,在发酵。
生产车间里,古法酿造的几十瓮菠萝酒经过发酵、沉淀、品检等环节之后便可上市销售。
登塘镇黄潭村兴泉酒厂负责人 陈燎原:菠萝成熟期吃起来太甜了,对做酒来说刚刚好。菠萝酒属于果酒型,酒度大概是15度,适合大众口味,估计在农历七月十五左右就能上市。
登塘镇因地制宜发展菠萝产业,菠萝除了当水果吃,还被做成菠萝果冻、菠萝水果茶等美味佳肴,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致富果”。2022年,登塘菠萝种植面积2573亩,年产量619万斤,年产值1743万元。
登塘镇乡村振兴农特产品推广中心负责人 吴友泽:我们五月份在农特推广中心举行“菠萝周”,把登塘菠萝卖出去,基本脱销了,中心也和酒厂合作,把菠萝制成酒,深加工延伸菠萝产业。
打好“特”字牌,做好“土”文章。登塘镇还在大葫芦、平林、黄潭、尧田4个村实施“一村一品”茶产业,通过基地建设、农业设施建设等措施发展茶产业,提高农户收入。目前登塘镇茶叶种植面积约1.2万亩,年产量221.28吨,产值6006万元。
去年八月,登塘镇成立乡村振兴农特产品推广中心,以“推广中心+土特产”的模式,与第三方合作运营,打造青少年教育培训示范基地;探索“红色旅游+茶叶研学”模式,提升文农旅潜力,帮助蜂蜜、米酒、菠萝、茶叶等“土特产”打响名气,打开销路。
登塘镇乡村振兴农特产品推广中心负责人 吴友泽:中心主要是推广登塘特色的农特产品,主要有茶叶、蜂蜜、酒。体验区就是体验登塘粿条还有当地陶瓷的制作。楼上我们也有直播间,有很多网红过来打卡帮我们推广。
登塘镇表示,将继续统筹镇村特色资源和优势,以“一点两带三延伸”产业发展破局开路,推动特色镇创建工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在农特产品的精深加工上做好延链文章,不断增强土特产的市场竞争力。
登塘镇党委副书记 曾庆锋:登塘镇将继续实施“科技赋能”“产业园+基地+合作社+推广中心+农户”等模式,聚力研发菠萝酒、炒仔奶茶等延链深加工产品,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开发“红+绿+研学”旅游新模式,以红色乡村、绿太阳景区、田东溪亲水、炒仔茶市级农业产业园等为主线,谋划打造全域旅游精品线路,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来源: 潮州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