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4 11:16: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2020年,罗斯敏作为第一批前来支持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潮汕医院的骨科专家,2年多来,在他的带领下,该院骨科医疗技术得到显著提高。日前,在广东省卫健委组织开展的“广东省医疗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罗斯敏获“广东省医疗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20年12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式托管饶平县人民医院,罗斯敏作为该院优秀的骨科专家,也被首批选派前来支持潮汕医院的业务、管理工作,担任该院的副院长、骨科主任。2年多来,怀着“医者仁心”的职业信仰,罗斯敏全身心投入工作,为饶平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治疗技术。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潮汕医院副院长 骨科主任罗斯敏:我在2018年的时候,我们团委三下乡活动来到了饶平,参加了这边的一个义诊活动和一个健康宣教讲课。当时,我觉得我们县的医疗水平还是有待提高。而且习近平总书记倡导要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出于这种的一种初心,那我选择了第一批报名来到这边。
刚到骨科时,罗斯敏发现病人排期做手术都要等上十几二十天,术后,病人还要呆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出院,所以遇上较为严重的骨科问题,本地人都会选择到上一级医院就诊。针对这一现象,罗斯敏下定决心将新的技术、新的理念灌输到骨科里。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潮汕医院副院长 骨科主任罗斯敏:通过我们这种高效治疗、快速康复的理念灌输,一些微创技术、微创理念的应用,也让我们病人得到了快速的康复。所以在我们病房里面,可以看到病人来了之后,没有特殊的话,一般两三天我们就尽快帮他做手术了。手术后几天,就让病人回到家里去做康复。如果还需要再进一步治疗的话我们会让他下转到卫生院,通过我们跟卫生院点对点的交流,指导他们对病人做一个康复的锻炼。
在罗斯敏带领下,潮汕医院骨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潮汕医院副院长 骨科主任罗斯敏:托管前,我们三四级手术量在2020年是288台,(三四级手术量就是大手术)托管以后第一年的话,手术量就已经达到了500台,去年的话,也是570多台。今年我们上半年,虽然受了搬新院区的影响,但是我们上半年的三四级手术量已经达到了302台,也就是说今年肯定能突破600台大关。
罗斯敏明白自己最重要的使命还是要帮助当地医护人员迅速成长起来,真正提高科室的诊治水平。两年多来,通过他的“传帮带”,本地医生的医疗水平也得到明显的提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潮汕医院骨科医生 李炳垚:罗院长来潮汕医院这几年,我们科室医生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他把多年来的积累的经验通过多种方式不留余力的传授给我们,让我们少走弯路、快速成长,为潮汕医院培养了一批本地的医疗骨干。对于我自己而言,在科里是比较年轻的医生,罗院长进驻骨科之前,我自己都没有主刀完成过三四级手术。自从罗院长进驻骨科之后,对我精心指导,现在我已经能主刀完成普通的三四级手术。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潮汕医院副院长 骨科主任罗斯敏:我是希望我们自己本地医生通过我们这种“传帮带”后,能快速的成长,能得到一个急速的进步,这样的话,才能让我们留下带不走的人才。
这些年,罗斯敏还长期深入卫生院进行人才和技术帮扶,将潮汕医院骨科搬到老百姓家门口,着力解决周边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等问题。2022年12月两年帮扶期满,本该返回广州的他,积极响应国家医疗领域政策“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主动留任,再进行为期两年的驻点帮扶。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潮汕医院副院长 骨科主任罗斯敏:我在饶平已经快三年了,也跟我们饶平的老百姓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我发现,我们这边的医疗质量虽然有提升,但还是有更大的进步空间,我虽然是离家远了一点,小孩子也要靠我父母和我爱人帮忙带,但是我还是想再倾注更多的时间帮助我们医院,也帮助我们骨科把这个水平再提高一个层次,提到更高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