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5 19:59:28 来源:潮州信息网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伍“益行队”到潮州市开展实地调研,全覆盖走遍饶平县21个乡镇,与农民、乡镇干部、驻镇帮扶工作队等进行交流和访谈,总结潮州在推动乡村振兴道路的经验做法,为汇聚社会合力、激发农村发展动力、提升乡村持续发展能力建言献策。
01走进乡镇基层干部 探求践行乡村振兴新路径
乡镇基层党员干部,是直面群众、了解民生的第一道“桥梁”,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者、推动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以钱东镇为代表的乡镇政府,根据乡村实际需要进行职能调整,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乡镇政府的服务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同时扮演好乡村产业发展的支持者、乡村文化传承的推动者、乡村生态建设的推进者、乡村人才振兴的保障者以及乡村组织建设的支持者的角色,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 钱东镇委书记郑壮森为益行队介绍钱东镇新市场改造状况
02
走进驻镇帮扶工作队 探求新时期帮镇扶村新路径
在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广东采取以组团结队帮扶形式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全面推进全省1127个乡镇乡村振兴。益行队全覆盖实地走访了饶平县上饶镇、浮滨镇等21支驻镇帮镇扶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覆盖了省直、中山、潮州市直和饶平县直四类帮扶工作队。
在调研中,队员们发现,帮扶工作队都能根据各镇实际情况,围绕组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振兴五个方面,依托镇村现有资源和产业优势,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条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如钱东镇驻镇帮扶工作队通过协力加快推进项目落地,金融助力产业振兴;海山镇驻镇帮扶工作队以“自上而下的党建引领模式”和“自下而上的志愿服务模式”为抓手,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浮滨镇驻镇帮扶工作队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利用帮扶资金推动茶叶和狮头鹅两大产业转型升级,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等等。
△ 益行队师生考察浮滨镇八层茶叶加工机器及其加工成果
03走进民营实体企业 探求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径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持续做优做强乡村产业、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保持乡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益行队实地走访广东力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科绿饲料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了解民营企业与镇村党组织签订结对共建合作框架协议书,发挥企业的人才、资源和资本等优势,通过帮扶特色产业、提供就业岗位、采购农产品、捐赠物资等方式,参与乡村振兴事业建设,拓展村级集体保值增值的有效路径。
△ 益行队指导老师阮思余走访施厝村种植园
04
走进农村基层党组织 探求乡村组织振兴新路径
坚持党的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保证,而基层党组织是党直接联系群众的纽带,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好“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通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交流,实地参观乡村振兴实际状况与农村发展模式,在施厝村共同探讨如何提升党建带侨建的工作效果,进一步发挥侨资源在村庄发展中的作用,并探索出施厝村侨乡特色的发展之路;在仙洲村探讨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共寻人才难题破解之道;在峙头村积极探索“党建+积分”模式,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引领基层治理之路;在溪西村了解香米水稻的种植历史,通过村书记带动引领村民走向致富之路等等。
△ 益行队师生访谈钱东镇仙洲村村干部
05
走进基础教育工作者 探求乡村文化振兴新路径
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教育的职责和使命。在乡村振兴的形势背景下,推动乡村教育融入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乡村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教育,是乡村文化发展和乡村教育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益行队先后走访钱东镇中心小学、仙洲小学、金豆苗幼儿园、东山镇中心小学等学校,积极思考当前潮州市基础教育所面临困境的破解之法,探索如何发挥乡镇学校在乡村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在传播现代文明与先进文化的同时传承传统文明与乡土文化,助力潮州乡村文化振兴取得更好的发展。
△ 益行队师生与钱东镇中心小学校领导、教师代表进行深入交流今年年初,省委从县镇村三个层面做出部署,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城乡协调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新的契机。而实现乡村振兴,青年人使命在肩。
据悉,华师益行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在潮州的广袤土地上深入调研,以自身的专业优势、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总结潮州经验,为助力潮州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考、新方向。
来源:潮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