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政企 > 潮州市政府机构设置 > 区县政府 > 潮安区

登塘镇:保护古祠堂建设和美乡村

发布时间:2023-08-29 20:36: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聚族而居,族必有祠”。祠堂不仅记录着当地家族的荣耀和家风家训,更是乡村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登塘镇加大古祠堂保护力度,以“祠堂+乡贤”模式,推动公祠修缮,打造村民公共活动空间,为和美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坐落于登塘镇溪墘寮村的吴氏祖祠,始建于公元1917年,久沐风雨,几经沧桑,出现了屋脊瓦面破损、排水欠通、门面失华等情况。为有效保护祠堂建筑安全,留住这份家族印记,2022年底,溪墘寮村成立“吴氏祖祠修缮筹委会”,以宗族精神为纽带,动员在外乡贤和全体村民慷慨解囊、出资出力,对祖祠进行修缮。在筹委会的发动下,修缮工程秉承“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最大限度保存文物历史信息,让这座百年祖祠再现昔日光彩。

吴氏祖祠筹委会理事成员 吴智耿:祠堂修缮的过程以及修缮好之后,祠堂修缮好,村民的评价都很高,特别是现在新农村建设,祠堂能够修缮好,又是一个文化保护单位,修缮好后能够完善村里的配套建设,让村民、老人在闲暇之余能够来这里喝茶,叙叙旧,聊聊天,这是非常好的事。

除了修缮祖祠,溪墘寮村还同步保护祠堂前的古树和古井,对祠堂周边池塘水系、人居环境实施绿化美化提升,形成一个以祠堂为核心的优美微景观,为村民提供休闲活动空间。

村民:现在环境非常好,变化非常大,和以前相比很不一样,晚上到处都有灯光,看到这些我也很开心,我到这个岁数,就这一两年看到村里的变化是非常大的。

同溪墘寮村一样,白水村陈氏祖祠的修缮资金也主要来自民间筹集,大家集腋成裘、齐心参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修缮工程,原本残破的祠堂焕发出新风采。

陈氏祖祠理事长 陈玉生:修缮祠堂有一些老人支持,还有一些15、16岁的学生,也热心捐赠,现在名字还写在芳名榜上,还有外嫁的女儿也有来捐赠,不论嫁得多远,就是现在八九十岁的人,现在也有名字,也有筹钱。大家相当团结,才这么快修缮好。从修缮开始,到完工,不到三个月就完成了,把祠堂修缮得很漂亮,我内心也感到很满意。

古祠堂承载着一代代乡亲子嗣的浓厚乡愁,时代变迁中,它们传承着家风家训,记录着血脉延续,凝聚着奋斗精神。近年来,登塘镇积极推进笔埔、扬美古寨以及白茫洲村管氏祖祠、登塘村郭氏宗祠等一批古寨、古祠的保育活化工作,留住文化根脉;同时,积极探索将古祠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机融合,合理利用宗祠宗族文化精神内聚力,推行“祠堂+乡贤”模式,引导更多乡贤投身于基层调解、宣传动员、乡村建设等工作,打造基层善治、新时代思想文化传播、村民休闲娱乐的阵地。

登塘镇党委委员 郑炯娜:接下来,登塘镇将以点带面,继续推进笔埔古寨,登塘关帝庙、郭氏宗祠等古寨祠堂的保育活化工作,共建精神家园。同时,我镇将积极探索引导、凝聚宗祠宗族文化精神,大力培育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行“宗祠+乡贤”的模式,引导更多乡贤投身于乡村基层治理,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附件:

关于潮安区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