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秋天清晨的北京静谧而庄重,10月8日一大早,潮州市湘桥区太平街道开元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朱桂曼站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外,此刻的她心情愉悦,也深感责任更重。
当天,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调解工作会议,表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模范人民调解员。朱桂曼以广东省受表彰的代表身份到北京领奖。
调解工作难 但有“独门秘籍”
靠着一双腿,朱桂曼走遍了开元社区内的692户、1872人;凭着一张嘴,她能让感情濒临破裂的夫妻重归于好,让争吵得面红耳赤街坊邻里冰释前嫌,让纠纷获得平息,让争执者握手言和……
国庆假期前夕的一个夜里,开元社区一名70多岁的老住户着急地拨通了朱桂曼的电话,声称隔壁因装修损害他家门口的“照壁”。接到电话后,朱桂曼第一时间平息老大爷的情绪,并在第二天早上前往老大爷家中了解情况。
原来,老大爷与隔壁一家从爷爷辈就存在房产交易,对于“照壁”这一公共地方,隔壁一家认为自己有权利对其进行改造,而老大爷认为,“照壁”仅为自家所有,隔壁一家损害到他的私人财产。在“甄别矛盾”之后,朱桂曼立即发现了两人症结所在,经过4至5次的调解后,以“改造‘照壁’可以,但需修旧如旧”的结果让双方平息矛盾,握手言和。
开元社区地处潮州市古城区的中心地带,商户林立,住户常因为装修改造、停车等问题产生矛盾。正是身处这样的地方,朱桂曼练就了调解的“独家秘籍”。
为了提高调解能力,适应新时代对调解工作和调解人员的新要求,朱桂曼不断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法官学习,向律师学习,向其他调解员学习,潜心钻研调解技巧,以情化人、以理服人、以法促人,力争将调解工作做到最好。
每当调解结束后,她都会针对案件类型、当事人的性格、受教育程度等进行总结,思考运用哪种方法和技巧解决纠纷,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沉淀,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调解秘籍”。
自2004年开始从事人民调解员以来,朱桂曼先后获得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潮州市“全市先进人民调解员”、潮州市“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感动潮州”“全国平安卫士”等荣誉。
探索基层治理方法 搭建居民“连心桥”
开元社区位于潮州古城中心区域,古城区住宅民居建筑拥挤、道路狭小,随着古城旅游业迅猛发展,沿街经营店面日益增多,给社区治理和居民生活带来新的难题。
对此,朱桂曼不断加强基层治理工作的探索,建立居民议事制度,打造双忠庙居民议事厅,搭建居民间的“连心桥”,让居民在谈天说地、喝茶聊天中共商民生实事、化解邻里纠纷。
几年前,辖区内西马路进行街巷“微更新”项目,当时,有部分铺户不支持、不理解。为此,朱桂曼召集商铺代表、律师、民警,开展居民议事大会,将街巷微更新的好处与前景一一与商户畅通交流,耐心倾听商户的意见建议,打消他们的顾虑和担忧。正是朱桂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态度及暖心的语言,通过10场议事活动,顺利地推进街巷微更新工作,促使古城换新颜。
无论是小区改造、邻里纷争、还是古城“微更新”,朱桂曼总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促使商铺间和气,群众邻里间和睦、社区和美发展。
以茶为媒 纾解居民心结
潮州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潮州人“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因此,朱桂曼从居民这一生活习惯入手,以茶为媒,每逢有涉及辖区居民矛盾纠纷的问题时,她都号召组织辖区的巷长、楼长、“五老人员”等扮演居民议事厅“冲茶”调解员的角色。如辖区内双忠巷居民因夜间双方噪声问题产生矛盾纠纷,朱桂曼得知情况之后,立刻邀请双方当事人到居民议事厅交流谈心,通过甄别矛盾、追根溯源,用一碗水端平的态度劝解、开导双方当事人,以和睦邻里的温情使双方纾解了心结;在“识茶、醒茶、泡茶、斟茶、敬茶、悟茶”的喝茶过程中,助推邻里纠纷者协商解决问题,使矛盾得到化解,握手言和。在矛盾纠纷的化解中,朱桂曼运用潮州市“茶文化六步调解法”,将“谦和、礼让、豁达、通融”的茶文化精神融入基层调解工作中去,切实回应社区居民需求和解决热难点问题,推动社区市域治理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
早上7时出门,回到酒店已是深夜11时,朱桂曼结束了在北京一天的行程。“北京一日能抵今后在日常工作中的岁月漫长。”尽管身体疲倦,但她毫无困意,心里琢磨着:如何发挥一名调解员的力量,继续守护开元社区的平安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