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8 21:48: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为着力推进 “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和“平安乡村” 建设工作,区人民法院浮洋人民法庭在诉前调解、诉调对接、社会治理“三端”持续发力,积极探索“诉源治理减量、多元解纷止争”新路径,推进诉前调解中心和镇级综治中心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浮洋特色”的诉源治理品牌。
上午9时,记者来到浮洋法庭,调解员正在为当事人耐心解答纠纷问题,做好矛盾纠纷的调解指导。除了设立对接一体化窗口,浮洋法庭还通过设立“便民解纷站”、创新“靶向式”送达机制等模式,在诉前调解、诉调对接、社会治理“三端”助力群众化解纠纷。
潮安区人民法院浮洋人民法庭庭长 苏志红:一是突出“速度”,实行“诉前分流先行调解、调解不成优先立案、诉中调判无缝对接”的“预调解”模式,积极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诉前调解程序解决纠纷。二是突出“新度”,构建“多元化解+司法确认+速裁快审”的调裁一体工作模式,探索适用因案制宜调解法,推动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三是突出“广度”,建立健全“庭所联动”机制,加强“无讼村居”创建工作,设立网上巡回法庭。
为增强司法柔性和情感治愈性,浮洋法庭设立家事调解室,创新“背对背调解法”,指定专人兼办的形式解决家事案件审理专门化的问题,并根据实际安排心理咨询师和法官进行调解,形成了“心理和法律双干预”的家事调解新模式,为群众家事纠纷提供便民调解服务。
潮安区人民法院浮洋人民法庭庭长 苏志红:近期,我们接到一起案件,在诉前调解阶段原告心理较为偏激,承办法官摸清了原、被告基本诉求、产生矛盾的原因,了解具体案情及有关不稳定情况后,决定采用“背对背调解法”来办理该案。通过认真倾听重点分析、有理有据依法处理、协调矛盾说服教育,圆满促使矛盾双方达成非诉讼调解协议,妥善解决了此次离婚纠纷。
“三杯茶调解法”也是浮洋法庭在家事调解工作中的创新亮点,调解员与当事人一同“忆苦思甜”,使当事人客观、全面地看待婚姻关系,作出“最优”选择。
潮安区人民法院浮洋人民法庭庭长 苏志红:“第一杯茶”是甜茶,形容婚姻开始的甜蜜;“第二杯茶”是苦茶,形容家庭生活的不易;“第三杯茶”是甘茶,形容婚姻关系平淡悠长。通过介绍婚姻三个阶段,与当事人一同“忆苦思甜”,使家事调解实现情理兼备、易风随俗,基本实现感情破裂“好聚好散”,继承各方“平和论事”的司法效应。
据了解,2022年以来,浮洋法庭受理家事案件271件,审结270件,共成功调解涉婚姻家庭纠纷案件112件。同时,浮洋法庭积极开展家事案件诉后跟踪、回访及帮扶工作,彰显司法人文关怀,推动家事审判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促进家庭和谐文明。
潮安区人民法院浮洋人民法庭庭长 苏志红:接下来,浮洋法庭将努力做实“公正与效率”,积极弘扬践行“枫桥经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延伸审判职能,结合区域特点、优势,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家事解纷机制、非遗文化保护入手,积极推动纠纷多元化解,加强基层诉讼治理,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基层,为基层社会治理积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