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1 21:04: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江东镇佘厝洲村是潮安、饶平、澄海三县(区)边界的缓冲区,位于该村西北侧的李习楷祖屋、集朋公祠和李氏宗祠是潮澄饶“革命一老家”的旧址。今年以来,该旧址通过改陈布展焕发生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阵地。
白墙灰瓦,格局规整,眼前这座“四点金”式小院正是老游击战士李习楷的祖屋。步入其中,厚重的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墙上的照片、文字资料记载了李习楷的生平事迹;屋内保存完好的床、柜子等旧物还原了一段段真实的红色记忆。此外,老宅中还增添了电子触屏、VR设备、蜡像等设施,让红色故事可观可感,全方位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看展空间。
佘厝洲村党支部副书记 李四平:李习楷同志去世之后,家里保存的资料都拿到佘厝洲村来,(他)家里存了很多。还有就是这间老厝原先也保存了一些老物件,村里原先参加革命的人士家中也保留有一些东西,都拿出来当作展品。政府(也)投入了(资金),把革命的过程录成视频,便于参观的人从中了解佘厝洲村这段革命的历史。
李习楷祖屋是潮澄饶汕党组织活动的主要场所和指挥中心。据了解,1939年,潮安铁路线平原和潮安县城相继沦陷,为开展敌后抗日斗争,中共潮澄饶中心县委决定把佘厝洲作为敌后游击据点,并将沦陷区敌后抗日游击队指挥部设在李习楷家中,当时出于安全考虑,整座宅子都进行了改造。如今,历经风雨的老宅尽管已进行了全面修缮,但这些历史印迹仍旧被保留下来。
佘厝洲村党支部副书记 李四平:(当时)佘厝洲由于开展了革命,日伪就经常来佘厝洲围剿、搜掠,李习楷这个房子就进行了改造,楼上的墙打通了,不会被困死在某一间房,还有就是东侧这间后房打了个洞,他们可以从这些洞逃生。(修缮)大体保留原状,他这个房子到现在很久了,从李习楷父亲那代人建到现在一百多年,破损严重,修缮(的时候),像这里打的洞,//都一直保留到现在,没有去改变,都是(历史的)见证。
作为潮澄饶“革命一老家”旧址的一部分,集朋公祠和李氏宗祠同样得到了修缮翻新。祠堂内,一个个老物件被整齐摆放在柜台中,无声诉说着一个个感人的红色故事。
佘厝洲村党支部副书记 李四平:中间那个是集朋公祠,属于是李习楷他们房头的祖先建造的,//革命的时候主要是供本村脱产或半脱产的(抗日村民)在那里集中,另外,外来的革命人士,如果佘厝洲这个(指挥)中心有布置大行动、大战斗,(他们)来了就在那里住宿。这个叫做李氏宗祠,革命的时候来这里建立党组织后,先后找过十几个革命人士来这里教私塾,从文化、思想、政治形势、国内抗日等(方面)教学生。
从1939年至1945年,佘厝洲村历经敌人的多次“围剿”,仍巍然屹立、斗争不息,出色完成了安全保卫、通讯联络和物资供应等任务,为地下党开辟通往闽粤边和潮梅上级党组织交通线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建立起地下党与群众的密切关系,被称为“革命一老家”。
佘厝洲村党支部副书记 李四平:抗战时期,革命同志来到佘厝洲,和群众同生产、同工作、同活动,没多久就和群众打成一片。随后几年的抗日战争,人民群众全力支持、保护。后来,外来的革命人士都把佘厝洲视为他们的家。等到七八十年代、八九十年代,(他们)来到佘厝洲村也都是说“回我们家了”。
如今,历史的硝烟散去,这片旧址摇身一变成为“潮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镌刻在这些历史遗迹上的革命精神,仍散发着光芒,代代传承。2021年年底,该旧址申报2021年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经费获批,将于2023年年底前完成修缮并布设展览。
佘厝洲村党支部副书记 李四平:实际上,佘厝洲村从1938年到解放这十几年的革命历史是非常珍贵的,包括本村学校也经常来这里参观,给学生讲佘厝洲村的革命故事,使后辈能够记住佘厝洲曾经有过这段革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