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文明创评

文明乡风|?探索“乡贤+”模式凤塘镇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3-10-30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近年来,潮安区凤塘镇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力量,探索创新“乡贤+”模式,鼓励乡贤发挥“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协助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为美丽乡村建设出谋献策、捐资出力,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夯实平安乡村根基。

在凤塘镇东龙村,整治后的面前溪水清岸绿,周围新安装了石护栏和路灯,村民在岸边的健身广场休闲锻炼。这一切,都得益于热心乡贤的付出。

凤塘镇东龙村村民:以前没有栏杆,只是筑了水泥槽,乡贤捐款来安装了石栏杆,以前比较不安全,现在小孩来这边玩比较放心。 

去年3月份,东龙村吹响美丽乡村建设号角,在村委会带领下,由乡贤牵头成立乡村振兴文化促进会,推选在当地口碑好、热心基层事务的离退休干部、有名望的社会贤达为会员。在随后开展的“三清三拆三整治”过程中,乡贤们既当“调解员”,又积极捐资出力。

凤塘镇东龙村党总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邱陶茂:乡贤对东龙村的各项工作都起到非常积极、非常好的作用,比如在建设期间,做村民的工作,“三清三拆”个别村民不配合不理解,也都到场帮忙做工作,特别是捐资的问题,因为在建设的过程出现经济不到位,经济短缺,因为村经济比较薄弱,所以要靠乡贤的捐款。

东龙乡村振兴文化促进会顾问 邱浩龙:我们建了一个群,80人左右,通过会议的宣传后,动员乡贤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出思路也好,很多乡贤踊跃捐款。

依托万里桥栈道,打造法治公园;昔日田间小路,改造成水泥路面;建设龙舟指挥台、绿化装点乡村道路;村民日常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如今的东龙村旧貌换新颜,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湖美村的变化,同样离不开乡贤的大力支持。自从乡贤理事会成立后,乡贤们热心参与村的各项事务,协助调处村民日常纠纷矛盾,支持建成文化公园、湖美书院,还经常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善治”。

凤塘镇湖美村党总支部副书记 张梓鉴:在湖美书院,我们开展各种传统节日方面的文化活动,春节前有写春联送祝福活动,元宵做红粿,中秋做花灯、诗词朗诵,冬至组织小孩和家长进行亲子搓汤圆体验活动。寒暑假开展公益书法培训、国画培训、美术培训。

凤塘镇拥有近1000家企业,以陶瓷产业为主,为化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劳资、工伤、买卖合同等各类民事纠纷,于今年6月份成立乡村振兴促进会,借助乡贤力量从中沟通协调,目前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5宗。

凤塘镇乡村振兴促进会权益部部长 李颖:针对近年来企业经常发生的工伤事故,有针对性地去协助企业和工人化解工伤产生的矛盾,组织双方进行单次或多次调解,避免当事双方对法律的不理解,对司法程序的不了解,从而浪费司法资源,进一步营造比较和谐的、良性的营商环境,为企业保驾护航,也为工人维权。

凤塘镇充分聚合乡贤文化,不断摸索形成以政府主导、乡贤支持、群众出资出力,全民共建和谐家园的基层治理体系。在乡贤理事会的推动下,乡村旧貌换新颜、村集体经济壮大、民众生活改善、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助推乡村高质量发展。

凤塘镇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 郑伟浩:我镇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健全完善探索凤塘“乡贤+”模式,让乡贤发挥基层治理的强大辅助作用,积极为美丽乡村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建言献策,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助推器,群众宣传教育的“金话筒”,农村基层治理的“轻骑兵”,夯实平安乡村根基。

关于文明创评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