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7 21:42:17 来源:潮州信息网
菜园里摘菜,凉亭里围炉煮茶……秋冬之时,潮州市桥东街道社光村这座城市“后花园”吸引着八方来客。作为省民主法治村,社光村今年入选中组部评选的工作实绩突出、典型性代表性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全国典型案例”。
社光村是潮州推进法治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潮州市将法治乡村建设纳入市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和“八五”普法规划,推动乡村“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的“五治”融合发展,一批批民主法治示范村、一个个法治文化宣传阵地、一位位法律明白人不断涌现,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
法治照明乡村治理路
走进潮安区凤凰镇村,全长1200米的碧桂路栈道依山势盘旋而上,千亩密林云遮雾绕、飞瀑如链,“法绕碧道”景观与自然山水风光相互交映。而在几年前,叫水坑村还是一个位置偏僻的省定贫困村,和“美丽休闲”并不沾边。随着栈道法治文化长廊、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法治书屋、法治宣传栏先后落地,叫水坑村形成了“法绕碧道”景观,法治也成为乡村日常一幕。
法治书屋里,《民法典》《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以案释法读本》等法治书籍一应俱全。“前段时间村里人卖茶与他人发生纠纷,翻了半天《民法典》后,有法有据地跟买方谈判,最后还真让他追回尾数!”村民刘先生说。
法治宣传与畲乡文化结合。受访者供图
根据《潮州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规定,擅自改变畲族公共文化设施性质、功能、用途的,由县级以上文化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在潮安区文祠镇李工坑村,畲族村民雷大妈看到村普法微信群的普法小知识,随手转发到家庭群里。
在李工坑村,村民自觉参与基层治理的方式还有很多。通过“石榴籽”畲族村民议事厅,村民与老党员、老干部、名望贤达围坐一堂,对村民关心关注的热点和集体事项进行探讨,提升自身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截至目前,潮州市司法行政系统共打造村(居)民议事厅179个,城乡居民议事协商工作正全面铺开。
法治正如“星火燎原”般照明乡村治理之路,护航村民群众美丽新生活。据悉,潮州市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个,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3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4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5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87个。
村村都有法律明白人
一个村里面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并积极参与法治实践发挥带头作用的村民可称为“法律明白人”。在基层治理中,“法律明白人”就像一架桥梁,一头连着村民,一头连着法治。
村村都有法律明白人。受访者供图
黄庆钿既是潮安区东凤镇黄厝尾村村委会副主任,也是村里第一位“法律明白人”。
“每一件案件都要形成调解笔录,案情复杂的会形成调解卷宗。卷宗里面有调查记录、收集到的证据、病历、调解记录以及调解协议等。”在“黄庆钿调解工作室”,黄庆钿打开装满法律文书的文件夹了如指掌,“一个星期起码要调解两三个案子,没办法全部读下来。碰到什么问题,尽可能提前学,有针对性地阅读。现在群众学法意识比较强,只有自己先搞明白了,才能教别人。”
通过“法律明白人”,可以引导当事人通过诉前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减轻诉累及诉讼成本。
事实上,潮州各村(社区)皆有像黄庆钿这样负责法治宣传教育、化解矛盾纠纷的“法律明白人”。目前,全市共培养“法律明白人”5500人,较上一年度增加534人,实现村居全覆盖;认定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266户,涉及750个行政村,达到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有学法用法示范户的目标。
据悉,潮州市司法局将深入实施乡村 “法律明白人”培养和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程纳入“八五”普法规划,作为建设法治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同时,成立潮州市农业农村系统青年普法志愿者队伍,结合“宪法进农村”、志愿服务、科技下乡等活动开展进社区、进村庄入户宣传的普法教育。
法治乡村“文化味”更浓
人心“聚”、风气“好”、日子“火”,是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的三大“法宝”。在深化法治乡村建设的同时,潮州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潮州红色文化、侨乡文化、祠堂文化、慈善文化、手工艺文化等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将法治融入血脉,让“文化味”飘香法治村。
祠堂里的法治宣传。受访者供图
走进潮安区枫溪镇长美二村成满公祠,“仁义忠孝”的祠堂文化让人想起“成满公”这位长美二村邱氏的开基祖,重视文化教育,乐善好施芳名远扬。
为引领文明乡风,让宗祠文化浸润法治乡村,长美二村成立“乡贤咨询委员会”,形成一股乡贤治理新锐力量,积极筹划、推动建成文体广场、停车场等一系列利民惠民工程。
此外,借祠堂文化强调的族群规则意识,长美二村将传统文化观念和伦理道德约束深入融合到新时代法治观念中,规范完善村规民约,邀请村(社区)法律顾问“把脉”村规民约,紧跟法律发展步伐,编制出八个版次的《长美?村村民自治制度》,包罗议事制度、养老、医疗、土地、治安31大项内容,探索出“?本册子管全村”的治理模式,走出一条符合长美二村的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善治之路。
为让基层民众出门有法、抬头见法、休闲学法,潮州将农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相关内容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年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中。依托全市4个公共图书馆、4个文化馆、4个博物馆、46个镇级综合文化站、1018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0个粤书吧、2个粤文坊、2个潮书屋等阵地,开设文旅普法专柜、法律图书专架。为促进法治文化细胞进一步向乡村渗透,将地域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与法治文化相融合,打造饶平县大澳法治文化公园,潮安区文祠镇李工坑村石榴籽畲族文化公园、龙湖镇鹳巢乡村民议事厅,长美二村成满公祠等具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宣传阵地,目前全市有1000多个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实现村居全覆盖,一幅幅法治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