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0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原来,7岁的小女孩小甜(化名)心灵受到了严重创伤,小甜父亲寻求承办法官帮助,及时联系了少年法庭的特约心理咨询师,对其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
近年来,潮安法院少年法庭探索将心理学融入少年审判工作,建立完善“专业法官+特约心理咨询师”特色机制,打造“一个中心”(少年法庭)、“两个基地”(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感化基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基地)、“三个工程”(一支法治宣传教育队伍、一堂小公民法律课、一套法治文化产品)、“四个站点”(心理咨询室、法官妈妈工作室、未成年人社会观护站、涉诉家庭教育指导基地),通过立体联动、以案促护,不断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晴空”。
家事多元解纷 孩子上学不再难
“我想把孩子的户口迁到我这里来,这样更方便孩子生活和上学,但孩子奶奶始终不愿配合,我这才到法庭来起诉。”今年3月,李某到潮安法院浮洋法庭起诉其前夫的母亲,请求变更小悦的抚养关系。
2010年李某与其前夫结婚,婚后生下小悦。后因性格不合,于2017年离婚,约定小悦由其父亲抚养。2019年,小悦父亲去世,小悦跟随母亲生活。
“我想和妈妈在一起,这样妈妈就能天天接我上下学了。”刚满八周岁的小悦(化名)清晰地向法官表达她的想法。承办法官认真了解案情,迅速掌握本案纠纷的症结,即孩子的上学难题。为避免案件进入诉讼程序耗时较长,影响到孩子入学,承办法官立即联系小悦奶奶,开展诉前调解工作,结合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耐心向其释法析理、分析利害关系。
与此同时,法官分别联系了李某及小悦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迁移户口所需的材料及流程。在法官的协调下,两个派出所均表示愿意积极协助,依法为李某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提供便利。小悦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民警也主动上门向小悦奶奶沟通。
“我只是怕孩子户口一迁走,跟我们也就断了联系。”奶奶伤心道。
“请您放心,以后周末或寒暑假,我都会带小悦去看您的。”李某承诺。
最终,在法庭和派出所的努力下,小悦奶奶放心地交出了户口簿,小悦户口顺利完成迁移,上学也有了着落。
据悉,今年来,潮安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融入“1+6+N”治理体系建设,探索“家事多元解纷”新模式,加强与当事人所在乡镇派出所、妇联、村(居)委员会等部门联动,创新引入家事调查、调解协作等机制,推动家事审判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取得良好社会效果。截至10月底,潮安法院共调撤家事案件187件,调撤率达51.5%。
助引青春归航 三人就业有着落
“我在抖音平台直播带货,生活也开始走上正轨,我爸妈对我也放心了。”8月30日,潮安法院联合潮安区司法局、潮安区新阶联共同建立的全市首个未成年人社会观护站在潮安区虹星职业培训学校挂牌成立,生活重回正轨的小宇(化名)说道。
此前,小宇、小涵、小欣(均化名)因寻衅滋事,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至八个月不等,并适用缓刑。为让未成年人“迷途知返”,承办法官依托潮安区未成年人社会观护站,积极与虹星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联系,帮助小宇、小涵、小欣重返校园。
培训老师因材施教,“一对一”提供电商平台运营、直播带货、商品美工等培训课程,“手把手”教会相关工作技能。结课后,潮安区新阶联主动帮忙联系相关企业,帮助三人顺利完成就业,小宇、小涵、小欣分别走上了抖音主播、拼多多客服和物流快递等工作岗位。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发力、相互配合,最大限度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潮安法院少年法庭负责人说。在创新延伸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新路径上,潮安法院还以“铁枝木偶”非遗技艺创作普法短剧《无知的灾难》,成为辖区内多个中小学校的普法素材。“潮安法院将继续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以‘法治之光’照亮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