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2 20:38:34 来源:潮州信息网
编前话
访一代宗师,寻千年文脉。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韩愈篇受到广泛关注。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的文章巨公,是勤政爱民的正直人臣,他与潮州有着深厚的渊源。治潮短短八个月,韩愈赢得了潮人千百年来的念念不忘。本栏目推出《韩愈与潮州》系列报道,探寻韩愈在潮州大地留下的历史踪迹,展示潮州崇文重教、感恩韩愈的精神内涵,敬请关注。
一人改变一座城 是山是水皆姓韩
——《韩愈与潮州》系列报道
韩愈
11月21日新闻视频
在潮州,无人不识韩愈,无人不尊昌黎。本期节目,带您走进韩文公祠,看看韩愈是如何改变一座城。
韩山苍苍,韩水泱泱,水色山光护古祠。韩文公祠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的纪念韩愈的祠宇。百代文宗、泰山北斗、吾潮导师,一块块牌匾充分展现了韩愈在潮人心目中的地位。
参观者:韩愈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文化的沉淀,给我们留下很多文化遗产,他的办学、农耕的推广,然后还有一些解放思想,对我们整个潮汕的文化是很大的影响,确实我觉得就是一代宗师。
主祠内40面历代碑刻记载着韩愈治潮的功绩,以及历代文人墨客对韩愈的赞誉,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当数苏轼的《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盛赞了韩愈一生的文道忠勇。
市古城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 黄智敏:“文起八代之衰”,指的是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振兴了由东汉到隋朝这八代的萎靡文风。“道济天下之溺”指的是韩愈一生高揭儒家旗帜,坚持以儒家正统思想来匡扶国家社稷,维护国家统一。“忠犯人主之怒”指的是韩愈因谏迎佛骨而被贬潮州这一事件。“勇夺三军之帅”指的是唐穆宗长庆二年,成德的王廷凑叛变,朝廷派出韩愈前往宣慰,最终韩愈凭着过人的胆识和学识,成功说服了叛军,解了深州之围。
韩愈与潮州相遇于公元819年,当时51岁的韩愈因谏迎佛骨,从刑部侍郎被贬为潮州刺史。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他把内心的忧愤倾注笔端,写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然而,韩愈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用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开启了治潮之路。
市古城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林雪敏:韩愈他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一生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他到潮州上任之后,意志并没有消沉,反而兢兢业业,在短短的八个月时间内为潮州民众做了诸多好事,有恶溪驱鳄、释放奴婢、关心农桑,还有延师兴学,使得潮州的民众都非常崇敬他,甚至潮州的江山都改性为韩。
在潮州将近八个月的时间里,韩愈以振兴文教为首务,他把先进的中原文化传播到这里,在百越蛮荒之地栽下重教育、重读书的种子,振兴了潮州的一方文脉。
市古城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林雪敏:韩愈他到潮州上任之后,发现潮州州学荒废已久,他马上写了一篇公文《潮州请置乡校牒》向上级申请办立乡校,办立乡校需要资金,韩愈他把他八个月的俸禄全部捐出来以供办立乡校所用。另一方面,韩愈他大胆启用我们潮州当地的俊彦赵德主持州学,使得潮州的文教事业不会因为官员的升迁而受到影响。
在韩愈政令推动和名望感召下,潮州逐渐文运弘开,登第进士从唐代3人增至宋代172人,成就了海滨邹鲁、岭海名邦的美誉。韩文公祠内开辟了橡木园,“韩祠橡木”是潮州八景之一,寄托着潮州人一千多年来的共同情感。
市古城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 黄智敏:我们现在身后的这一幅就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在93岁高龄所题写的王大宝的《韩木赞》。橡木开花其实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有一个美好的寓意,我们以橡木花开的繁稀预示着潮州士子登第人数的多寡。比如说这一年橡木花开得越茂盛,那我们可能这一年潮州士子中举的人数也越多,所以它也是寄托着潮州人的一种美好心愿。
一次最落魄的远贬,却幸运地造就了文明的潮州。韩愈离开后,潮州人为了纪念他,把恶溪改名韩江,笔架山称作韩山,韩愈栽种的橡树名为韩木,后人赞叹“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
来源: 潮州电视台 美丽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