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3 20:20:06 来源:潮州信息网
导读
韩江、韩山、韩祠、韩木……在潮州,韩愈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而是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潮人的日常生活,他的思想、行为、主张,千年来深深影响着潮州,成为潮州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韩愈与潮州》系列报道,带您逛潮州古城,寻找那些跟韩愈有关的牌坊,感受千年文脉绵长。
儒风润古城 书声传千载
——《韩愈与潮州》系列报道
儒风
11月22日新闻视频
牌坊街是潮州的文化地标,1948米长的古街上,20多座石牌坊巍然耸立,气势非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玩,这当中也有不少是冲着一代文豪韩愈的名字而来。
游客:一开始来到潮州就是因为韩愈这个名人,然后这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是挺深厚的,我觉得如果我常住在这的话,我应该会爱上潮州这座城市。
游客:韩愈在潮州人民的心中地位是非常高的,而且他也在这边留下专属于他的文化印记,这个也让我们特别景仰,也会让我们特别想了解他背后的故事。
潮州之行,对于韩愈而言是他的贬谪之旅,但对于潮州百姓来说,却是莫大的幸事,成就了潮州的美丽蝶变。牌坊街南端,高耸着泰山北斗坊,正是为纪念韩愈而建。
潮州文史学者 陈贤武:《新唐书·韩愈传》最后有一句话:“自愈没”,也就是说韩愈去世之后,“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泰山是古代最高的山峰,北斗就是北斗七星,古代认为是天上最明亮的星,所以泰山北斗是把韩愈的地位抬到如此之大,这种崇高的地位。
泰山北斗坊的另一面,则是“十相留声”,纪念的是唐宋时期或贬谪降职,或抵御外侵转战来潮的十位宰相。韩愈刺潮与十相留声,对潮州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潮州文史学者 陈贤武:“泰山北斗”韩愈一人跟十相相提并论,说明在潮州人心目中,韩愈虽然官职没有做到宰相这个级别,但是他的地位在历史上是可以跟十位宰相相提并论的,也说明我们潮州人对韩愈的一种崇敬之情,向世人介绍我们潮州曾经的辉煌历史。
千百年来,崇韩师韩的血液一直在这座城市流淌不息。韩愈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潮人便在古城里建昌黎旧治坊,同样是为了感念韩愈功绩。
潮州文史学者 陈贤武:韩文公治潮之后,他的政绩非常多,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振兴文教。因为在韩文公来之前,潮州的教育是向权贵子弟开放,而韩文公来了兴办州学之后,他是向老百姓开放,德教化于民,而且韩文公是把潮州的州学作为一个试验地,觉得成功之后,当他后来到京城任职的时候,把潮州这种模式向全国推广。
治潮八个月,韩愈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传播中原先进文明,使得当时的蛮荒之地潮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宋代时,潮州已成为人文鼎盛、重礼崇儒的海滨邹鲁、岭海名邦。昌黎旧治坊的另一面,就镌刻着岭海名邦。
潮州文史学者 陈贤武:因为要通过这种儒家的儒学之治、礼义之邦之后,使得这里的人民安居乐业、物产丰富,才能够成为一个岭海名邦,所以这是当时潮州的主政者对潮州这个地方一种美好的祝愿,也成为潮州府对外宣传,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标志性的城市口号。
昔时通往潮州府署的府巷命名为昌黎路,昌黎路上还有一所昌黎路小学。学校创办于上世纪20年代,校园中的塑像、浮雕,无不散发着浓浓的韩风韩韵,让人景仰,给人力量。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
学生们正在排练潮语诵读节目,读的正是韩愈的《鳄鱼文》,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在这里交相融合。
湘桥区昌黎路小学教师 黄润珊:学习韩愈文化,传承昌黎遗泽,一直以来是我们昌黎路小学办学上的一个特色,学校为此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走近名人这样的班会活动,让学生了解韩愈来潮州的这段历史,了解韩愈在潮州为潮州人民做的一些贡献。同时我们还会开展韩愈诗文的诵读活动、“韩愈在潮州”小小讲解员的活动,让韩愈文化植根于每一个昌黎人的血脉中。
朗朗书声回荡在校园里每个角落,一代代昌黎学子在这里求学,在这里立志,在这里启航。
来源: 潮州电视台 美丽潮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