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政企 > 潮州市政府机构设置 > 区县政府 > 饶平县

钱东镇委党校:让流动党员“有家”“有学”更“有为”

发布时间:2023-12-12 17:16: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大家平时外出务工,没办法及时参加党员教育培训,现在方便多了,在群里扫个码,就可以线上观看镇里组织的直播培训了。”近日,饶平县钱东镇委党校举行2023年流动党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以“主会场+直播课堂”的形式同步教学,覆盖全体流动党员。开课以来,线上浏览量近6000人次,超过500人次参与互动讨论。

今年以来,中共钱东镇委党校聚焦流动党员“管理难落实、培训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的症结问题,着力在“摸底子”“用法子”“找路子”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推动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的新路子。

一、 绘制“党员地图” “摸底子”让流动党员“有家” 

(一)规范管理做到“措施严”。制定《中共钱东镇委党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依据制度规范化教育管理流动党员,同时在党支部微信群发布《致全镇广大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号召外出流动党员向流出地报到,外来流动党员向流入地报到,亮明党员身份,积极参加主题教育,接受流动党员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管理”。

(二)精准摸排做到“名册实”。按照“全覆盖”的要求,通过上门走访、微信联系、电话沟通等方式,全面开展“拉网式”流动党员排查工作,更新细化流动党员台账,制定党支部流动党员汇总表,切实明确流动对象、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流入地党组织情况以及联系方式,织紧织密流动党员基本信息“一张网”,确保流动党员底数清、情况明。

(三)建档结对做到“联系紧”。健全专人联系机制,安排党支部委员、思想政治素质好的党员等与流动党员结成“对子”,定期与流动党员开展谈心谈话,送去党组织的关怀和问候,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状态、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督促其向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并认领工作任务,确保离乡不离党。

二、创新“充电载体” “用法子”让流动党员“有学” 

(一)“节日”集中学,提升组织归属感。为进一步发挥镇级党校党员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开办“节日党校”,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抓住春节期间外出务工党员集中返乡的契机,由党组织书记组建“接地气”讲师团,依托各党校分教点办好“分内事”、耕好“责任田”,大力开展“充电式”集中培训,增强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强县兴镇带村书写钱东新答卷。

(二)“指尖”分享学,提升学习主动性。“本期党建微课堂分享给大家学习是《第77期: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请将相关学习资料转发支部群加强党员学习,针对老党员可送学上门。”针对流动党员“不在村居在群里”的特点,推行“把课堂建到网上”的管理模式,通过党支部党员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定期推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原文、音频等“红色礼包”,为流动党员参加主题教育提供学习参考,架起党组织与流动党员的连心桥,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及时配送到流动党员的“指尖”和“耳边”。

(三)“云端”线上学,提升教育实效性。针对流动党员普遍存在工学矛盾问题,通过网络平台开设流动党员培训直播间,突破党员参与教育培训地域及时间瓶颈,同时邀请县委党校教员李楚珍讲授专题党课,通过线上进行考勤,将参训情况纳入党员公示清单,作为党员评星定级的重要依据,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断电”。

三、挥舞“流动红旗” “找路子”让流动党员“有为” 

(一)实行“练兵计划”,加大引导感召力。流动党员是了解社会发展的“流动资源”,在流动党员中积极发掘兼职教员后备人选,建立党校师资“智囊团”“人才库”,重点将政治素质好、专业技术强的流动党员列入其中,开展返乡流动党员“微党课”分享,畅谈在外工作经验、交流学习心得,在“归巢”期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二)开展“主题党日”,丰富活动吸引力。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设置党员先锋岗、成立党员服务队,以“主题党日”为契机,为流动党员积极参与当地经济建设、志愿服务、社会治理等各项事务创造条件,把“小阵地”打造成流动党员干事创业的“大平台”,确保流动党员流入“有为”,着力提高流动党员的凝聚力。

(三)打造“实践课堂”,强化干事驱动力。为确保流动党员教育培训作用能发挥,围绕破解流动党员“活动难开展”问题,鼓励外出务工党员以个人为“辐射点”,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辐射到同地区的外出务工老乡身边,在落实南粤党员“三大工程”上聚焦用力,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流动党员在经济发展主战场、为民服务第一线、攻坚克难最前沿彰显担当作为,让流动党员“在党旗下流动、在流动中生辉”。

关于饶平县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