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4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潮剧俗称“潮调”“潮州戏”“潮音戏”“白字戏”,是广东三大地方剧种之一,也是全国十大剧种之一,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古老戏曲剧种,至今已有580多年的发展历史,因其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声腔艺术特色,被誉为“南国鲜花”和“艺苑奇葩”。
汕潮揭三市历来高度重视潮剧保护传承工作。汕头市、潮州市于2006年分别申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揭阳市于2008年申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潮剧保护水平得到提升,不少精品剧目获得国家、省级奖项。潮剧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演出市场萎缩、人才断层、基础设施缺乏、保护传承经费和措施不足等客观困难和现象,制约潮剧的传承和发展。
2020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潮州考察时强调,潮剧、潮绣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弥足珍贵,实属难得。嘱咐一定要保护好、传承好。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省人大常委会及时部署推进汕潮揭三市开展潮剧保护协同立法。区域协同立法是一种立法新模式,在省内和全国文化领域尚属首次。三市在充分调研,全面掌握本市潮剧保护传承基本状况、主要问题和困难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协作,使条例的制定既凸显本市个性化措施规定,又兼顾三市共性制度设计,力争做到求同存异、凸显协同。
三市的潮剧保护传承条例,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明晰各方的权利义务,细化促进潮剧传承发展的具体措施,完善保护管理的方式方法,建立完善潮剧保护传承的长效机制,促进潮剧事业可持续发展,更好保护传承优秀地方传统文化。2021年12月1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同时审查批准了汕头、潮州、揭阳三地的潮剧保护传承条例,三部条例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