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5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在潮州古城金山书院,市民群众在“金山观潮”活动中听大咖“读城”、向非遗传承人学习非遗文创制作;在湘桥区,“好人长廊”成为乡村美景;在饶平县西溪公园,“凤江戏苑”活动吸引越来越多潮剧票友参与其中;在潮安区,新修缮的宗祠摇身一变成为功能齐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点……
近年来,潮州市全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打响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打造文明实践精品项目。随着一个个文明实践工作的好项目落地执行,潮州大地上的村容村貌正悄然发生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潮州群众的生活也更加文明、更加丰富多彩。
古城活化
“活着的古城”有“活着的文明”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项22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29处、历史文化街区4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项。就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程度而言,潮州在全国范围内也属罕见。
在潮州古城,2.3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以牌坊街为中轴线,保存着720多条纵横有序的古街巷,众多历史建筑与市井生活融为一体,被誉为“活着的古城”。
如何活化利用古城资源,彰显城市文明底蕴,让“活着的古城”也有“活着的文明”?
对此,潮州市依托现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一系列以文化人的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讲好潮州文明故事,做好潮州志愿服务,打造古城内的新文明风尚。
“潮州八贤之首赵德何许人?”“潮州有多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潮州金山藏着怎样的历史文脉故事?”……伴随着一个个问题的发布,潮州“金山书院”文明实践示范阵地举办的“金山观潮”活动吸引许多市民前来,聆听学者讲述潮州文化故事。
除了侧重探源潮州文化,探索潮州发展思路的“金山观潮 大家读城”活动,在这里举办的还有以文创展示、非遗体验为特色的“金山观潮 非遗青春”活动,以及组织专题征文和写作指导的“金山观潮 文脉星火”活动。
潮州“金山书院”文明实践示范阵地的故事,要从两年前开始讲起。2021年11月,潮州金山书院完成改造提升,成为广东省首批挂牌成立的岭南书院之一。同时,也成为潮州市文明办设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2022年6月,潮州市文明办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金山书院启动以“金山观潮”为主题的系列文明实践活动。项目启动以来,已举办上述三大系列活动近40场,活动线下参与人数超1400人,线上全网点击量超800万。2023年6月27日,潮州市金山书院作为广东省首批建设的10家“岭南书院”代表,在广东省推进岭南书院建设现场交流会上作交流发言,得到省文明办和其他地市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每个周末晚上,潮州广济桥灯光秀活动结束后,原本聚集在滨江长廊的游客便会四散涌入古城。面对较大的人流,在下水门出入口两侧,总有几名义警在现场指引车辆、游客和市民出入,保障通行顺畅平安。
潮州古城街巷中,不时还能偶遇身穿制服巡逻的义警队伍。游客咨询、居民有求、商铺有需……古城中发生的大事小情都可能是他们的工作内容,给市民和游客带来满满安全感。
这支“古城义警巡逻队”,正是潮州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探索之一。
除此之外,“文化古城、文明潮州”“争当文明潮州呵护者”“弘德寻失”“民生志愿”“文明交通”等古城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将志愿服务拓展到社会治理、环境保护、民生服务等领域,实现“人在哪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活着的古城”内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更有无数活跃的志愿者队伍在古城内开展各式各样的文明实践活动,真正实现“活着的古城”内有“活着的文明”。
盘活资源
文明实践阵地就在群众身边
“孩子们,你们居住在环境优美的小区里,感觉如何呀?”在太平街道牌坊街惟滨手拉壶工作室,“五老”宣讲员谢德树抛出问题,现场的小观众激烈抢答。
从社区变化发展,聊到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新气象,谢德树畅谈环境卫生面貌改善对提升潮州古城美誉度的意义,引导大家树立文明卫生理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维护好公共卫生,共同营造干净、整洁、美丽的家园环境。
这个社区中的小小“讲台”,是湘桥区组织打造的“五老讲台”宣讲示范项目。爱国奉献、宗旨意识、文脉赓续、榜样力量、工匠精神等大道理通过社区长者口中的一个个小故事被讲述呈现。
“八六”海战英雄余成镇讲述自己保家卫国的故事,国家级非遗“潮彩”传承人谢金英讲述50多年来对“潮彩”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好人”吴植桐分享自己19年来坚持义扫的经历感悟……在社区内的空闲院落、客厅、活动室、工作室中,一块小标牌挂起,一张张小凳子摆起,一个文明实践活动的宣讲台被搭建起来。
在熟悉的环境中聆听长者讲述,文明理念就这样渐渐深入人心。“今天我在这里听老师讲课,学习了很多知识,潮州是我家,我们都要爱护她,不可以随手丢垃圾。”小朋友邹孟乔说。
在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鹳巢村的五世祖祠(南祠)和大夫家庙(北祠)经过修缮活化后,成为家风家训展陈场所,连接两座宗祠的通巷还建有移风易俗文化长廊。
当地依托鹳巢传统文化促进会,开展了一系列传承家风家训、弘扬红色文化等文明实践活动,建起一个家教家风文明实践基地,形成以宗祠阵地为中心的“宗祠文化+文明实践”示范样板。
以龙湖镇鹳巢村为试点实践取得成功后,潮安区迅速推动示范作用,引导其他乡镇将党史村史、廉洁文化、家风家训等融入宗祠文化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示范站点。
通过组建“老年人当顾问,年轻人当理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潮安区发动乡贤、老党员、老干部、青年志愿者、企业家等踊跃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以点带面推动全区乡风文明建设发展。
一股将各村闲置的旧祠堂塑新改造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新风正在潮州大地吹拂。翻新的祠堂厢房中,玉徽社、鼓乐社、篮球社等团体活动功能室,图书阅览室、老干部学校、村民议事厅、法治讲堂等实用平台成为村民日常活动的好去处。
以祠堂为中心,原有的乡村舞台、文体广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阵地资源得到整合优化,理论大讲堂、潮州非遗传承工作室、身边好人事迹展示区、农耕文化展览区、志愿服务站等文明实践大舞台被搭建起来,成为点亮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活动阵地。
目前,潮州市共有36个旧祠堂改造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盘活利用祠堂作为文化阵地124余处。全市依托祠堂开展“革命故事宣讲会”“好人交流会”等线下线上活动2360多场,服务群众约21.6万人次。
潮州市区域内的大小资源被一一盘活,一个个文明实践阵地点亮了潮州大地,正汇聚成一条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闪亮长河,照耀整个潮州。
融入日常
文明实践引领群众幸福生活
“许怀国从一名普通志愿者,成长为‘五星级志愿者’,为社会培训多批急救员、志愿者,学生人数超过2万人。”“2004年,吴植桐从环卫工人岗位光荣退休,然初心不改,年近八旬仍零报酬手执扫帚,服务街区。”……来到湘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好人长廊”处,湘桥区涌现的身边好人及先进典型事迹的介绍映入眼帘。
笔者看到,50多米的长廊分为“广东好人”“潮州好人”“感动潮州人物”“家庭典型”及“志愿典型”5个板块,与周边特意栽种的绿竹相映成趣,大气美观的展示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学习。
居民郭丹青表示,好人的事迹是社会正能量,值得每个人学习。了解这些身边的好人先进事迹后,她会与亲朋好友分享,并鼓励大家向身边的好人看齐。
除了“好人长廊”,湘桥区还精心组织汇编《遇见·德润湘桥》书籍,生动讲述发生在群众身边的53个好人好事。并举办2023年“礼遇好人”与道德模范现场交流会暨“为你朗读”分享大会,通过道德模范访谈、《致敬好人》原创诗词朗诵等形式,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氛围。
据介绍,截至目前,湘桥区全区获评“中国好人”2人、“广东好人”10人、“潮州好人”27人、“感动潮州人物”10人,涌现出一批彰显传统美德、体现时代精神的好人模范,“学好人、做好事”已成为新时代“文明湘桥”的鲜明标识。
“好人精神”润物无声,潮剧演出以文化人。
如同与潮剧爱好者之间有一个约会,每月25日晚,潮州市饶平县滨河公园都会如期举办“凤江戏苑”活动。《江姐》《辞郎洲》等潮剧曲目轮番上演,专业演员和票友同台倾情演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潮剧的艺术魅力。
饶平县还对每期“凤江戏苑”进行线上直播,并特别开设乡镇专场,以文化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为当地村民献上一场戏曲文化盛宴,让潮剧在潮州大地传播得更远。
一场场精彩演出让群众享受文化盛宴,一个个“百姓舞台”让群众展现自我风采。据介绍,自2020年11月“凤江戏苑”潮剧演出活动在美丽的凤江河畔正式开唱以来,至今已举办34期,线上线下观众超20万人次。
不只有“凤江戏苑”,如今,越来越多群众文化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潮州大地上火热开展,让市民群众生活愈发丰富多彩。
机制创新
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热情高
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花结果,机制创新是关键一环。在潮州市饶平县,“文明实践大比武”活动是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举措之一。
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饶平县以设定各镇每月固定一日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日”的方式,让文明实践活动真正落地生根。在此制度下,饶平县每月有21天是文明实践日,打破传统设置每月一日为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的模式,推动形成每天都有文明实践活动的新格局。
在此背景下,饶平县以“文明实践大比武”为平台,对各镇每月开展的文明实践活动,从内容、方式、创新、文字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对各镇活动情况进行评级和通报,推动各镇互学互促、共同提升。
在此活动的推动下,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群众满意的文明实践活动品牌涌现,如新丰镇开展“感春耕之乐”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少年感受农耕生活;钱东镇定期开展“爱心义剪”活动,为老年人解决“头”等大事。在饶平,“一镇一月一日一品牌”的文明实践活动新格局已生根发芽。
部门有“比分”,群众则有“积分”。吹风机、沐浴露、洗发水、洗洁精……在潮州市湘桥区高厝塘村党群服务中心的“积分超市”里,一些生活用品明码标“价”,交易方式是积分兑换。
“早上起来看到地上脏了打扫干净,然后拍照上传到小程序,就可以得到积分,也可以换礼品。”在高厝塘村,村民许少红将家门口的小公园打扫干净后,拍下照片并上传到“积分制”小程序上,页面随即显示“审核通过后可获得积分2分”。
“小积分”换来“大文明”,“小超市”撬动“大能量”。此前,高厝塘村外来人口较多,村里乱丢垃圾、车辆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2022年5月起,为进一步激发村民自治热情,高厝塘村正式实施“积分制”,村民只要登录小程序上传相关活动照片获得积分,就可以兑换奖品。
“获取积分的方式有很多,包括做好门前三包、参与志愿活动、参与创文创卫工作,甚至家里小孩在学校获奖都可以获取积分。积分累积到一定数值,就能兑换生活用品。”高厝塘村党支部书记许振歆说,在村“两委”班子的努力推广下,村民自治意识不断增强,会自发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提醒制止,不仅让高厝塘村的环境变得更加整洁美丽,村里的好人好事也变多了。
现在,不只是高厝塘村,随着潮州市文明办印发《潮州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制”工作方案》,林妈陂一村、溁东村、陈桥村、枫溪二村等10个村均已作为试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及“潮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纷纷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制管理。
机制创新撬动了群众参与热情,自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制项目推行以来,各县(区)文明乡风建设热潮涌动,村民尊崇文明之风成为新时尚,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升,潮州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 数读
创建省级“百千万工程”文明实践示范中心1个、示范所3个、示范站20个
今年以来,全市累计获评“中国好人”2名、“广东好人”5名、“潮州好人”45名,各类“最美人物”16个系列95人
开展“金山观潮”“经典悦读”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近40场次,活动线下参与人数超1400人,线上全网点击量超800万
各县区共上报2023文明实践日活动计划超过11000场次
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超过1000场次
推出爱惜粮食、文明用餐、崇尚节约、垃圾分类、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等相关报道975篇,电视新闻103条,广播新闻98条,电视公益广告11850条次
印发《潮州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制”工作方案》,在全市遴选10个村镇开展文明实践“积分制”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