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民生关注

?潮安区枫溪镇深化“党建+”模式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01-25 09:57:00 来源:潮州信息网

近年来,潮安区枫溪镇深入总结网格管理在工作中的经验做法,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为目标,不断深化“党建+”融合,以新思路、新机制、新手段激活新能量、新活力、新作为,在精准服务中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强化组织引领

点燃基层治理“红色引擎”

枫溪镇按照“小网格、大治理”的工作路径,坚持以“党建红+网格蓝”推动基层治理细“治”入“微”,积极探索把党支部建在网格、把党小组建在楼栋、把党员中心户亮在单元的新模式,不断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服务。

枫溪镇选优配强121名高素质党员兼任网格员,建立健全以网格为单元的问需问效、纠纷调处等机制,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做到“把矛调中心建在网格上,把矛盾化解在最源头”。引导网格党员在基层治理中打头阵、当先锋、做表率,强化网格服务“供给侧”,促进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同向同行。依托现有基础网格,根据社区“大小区、小楼栋”的实际情况,科学推进网格内党组织建设,同步确定网格内楼栋数、人口数等详细情况,持续扩大“党建+网格”效能,织密基层治理体系。如以南国明珠B区为试点,在小区网格上建立临时党支部,每幢楼物色一名党员担任党员楼长,搭建“社区临时党委——小区临时党支部——楼栋党员楼长”三级党建网格,设立“1+6”个“双报到”微信群强化联系,推动390名市直“双报到”党员、32名物业管理人员进网入格开展服务,实现“一网多元、联动共治”。将党建和网格阵地有机结合起来,整合网格内优质党建资源,完善网格员办公条件,增加场所特色功能区域,丰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宣传氛围。

突出“四治”融合

破解基层治理“疑难杂症”

枫溪镇推动“四治”模式融合,开出基层社会治理“善治良方”,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凝聚力、内生力,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枫溪镇大力推行“网格+党版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新模式,在网格党员的带领下,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让居民成为社会治安的巡防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环境卫生的监督员,把“陌邻”变成“睦邻”。全面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从公检法司抽调精干力量组建5支五员轮值团队,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协助配合,利用法律专业优势,直接参与社区治理,解决劳资纠纷、违建等纠纷难题。枫溪镇还坚持“智治”赋能,全面提高基础防控工作智能化、科技化、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

同时,枫溪镇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挖掘氏族家庙中蕴含的“仁”“忠”“孝”等祠堂文化,通过“党建+祠堂+乡贤”织密乡贤联系网络,目前枫溪镇已有26个行政村成立“乡贤咨询委员会”,并同步建立《乡贤联谊活动制度》等相关制度,从各个领域选聘新时代新乡贤代表,推动乡贤投身社会治理工作,让“祠堂文化”与“乡贤参与”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新风尚”。

健全工作机制

探索基层治理“多元路径”

枫溪镇用心提炼经验做法、特色机制,认真总结试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不断建立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枫溪镇把推进党建工作和物业服务有机融合作为“先手棋”和“突破口”,打通社区党组织和物业管理企业沟通渠道,在全镇试点小区推行社区物业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商讨社区重大事项,联动解决居民需求,优化社区环境建设,鼓励社区“两委”干部加入小区物业管理微信群,协调物业企业及时解决居民诉求,搭建社区治理、物业服务一体化平台。

枫溪镇推行“1+4+N”工作法,以村居党支部为核心,发挥社区、部门、物业、农村四方作用,联合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党员、乡贤、志愿者、居民等多方面力量参与社区小区治理,推动治理资源向社区小区集聚,打造集铺面联管、平安联防、资源联享、治理联动等一体的“综合网格”。

同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整合党建、综治、民政、卫生、消防等工作网格,实现单位网格内人、物、事、服务资源、管理项目等“一张网”管理,对各类社会矛盾分主次、分类别、分阶段、分规模实施精准化解。

(潮安融媒)

编辑 张泽慧 责任编辑 吴燕珊

关于民生关注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