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30 09:26:18 来源:潮州信息网
去年以来,潮安区枫溪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抢抓省委部署“百千万工程”重大历史机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锚定“建设国家级陶瓷产业集聚区”“打造暖心幸福和谐善治新家园”“争当全省镇级改革创新先行地”三大目标,以开局冲刺、全程拼搏的姿态,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的枫溪步伐。在《2023年全国千强镇发展报告》中,枫溪镇成为我市入选的4镇之一。
肩负打造潮安区“县域副中心”任务,枫溪镇以广东省“新春第一会”释放出来的决心和信心为风向标,锚定高质量发展主线,强党建、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努力为全省镇级改革创新提供实践样本。
■一线观察
千年窑火兴旺 陶瓷产业“生生不息”
枫溪因瓷而兴,千年窑火生生不息,是潮州这座“中国瓷都”的龙头产区,是国内外日用瓷、工艺瓷、卫生洁具重要生产基地,拥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广东省陶瓷集群升级示范区”等称号。
近年来,枫溪镇锚定“建设国家级陶瓷产业集聚区”的目标定位,加快实现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提高陶瓷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擦亮“中国瓷都”金字招牌。目前,全镇现有陶瓷生产及配套企业937家,其中A股上市企业2家,规模以上陶瓷企业87家,占全镇106家规模以上企业的82.08%,产业年产值达200多亿元,涌现出松发、四通、伟业、海鸿、汇丰、巨箭等一批规模以上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松发陶瓷产品。
在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上一个个工业机器人正不停运作,产品从坯体成型、烘干、施釉到烧制只需20小时。这个深耕日用陶瓷行业39年的潮州企业,已形成完整成熟的产销链条,产品远销欧洲、北美、中东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制造迈向‘智造’,必须加快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立介绍,2004年,公司成立广东省日用瓷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加快研发创新能力,年设计开发产品近2000款,产品远销海内外。目前,公司拥有数十项专利,产品先后获得中国专利奖、设计界的“奥斯卡”德国红点奖及数百工业设计奖项等荣誉。
窑炉是陶瓷企业最关键的热工设备,也是耗能最大的设备。如何实现窑炉节能减碳,成为推动枫溪陶瓷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课题。
“公司研发的‘SLD系列小长宽比节能燃气隧道窑’,能实现产量翻倍而耗能基本不增加的效果,并成功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节能技术达到世界同类窑炉领先水平。”潮州市索力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郭俊平介绍,该公司从事窑炉节能研发已有30多年,先后承担省多项重点专项节能攻关项目,主导起草、参与《日用陶瓷燃气隧道窑能耗规范》等国家、地方标准制订。“我们还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互联网+在窑炉设备上的应用,由公司自建的窑炉物联网,实现了窑炉运行全数据在线跟踪、显示、储存、远程控制。”郭俊平说。
商贸经济活跃 镇域发展“繁花依旧”
位于新风路与潮汕路交界处,集生活、消费、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商业体财富中心,是我市具有地标性的都市形象性建筑;右一城人气旺、客流多,也是市民游客夜购的好去处……近年来,得益于潮州旅游市场的繁荣,枫溪商贸经济活跃,现代商贸综合体、知名品牌酒店相继建成运营,吃住玩乐购一站式消费的体验强烈激发了人们的热情。
枫溪镇抢抓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企业投资发展提供快速优质服务,在用地需求、审批流程、配套服务上全力帮助企业尽快完成投资、投入运营。目前枫溪已拥有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财富中心以及右一城等现代商贸综合体,万豪酒店、希尔顿惠庭酒店等知名品牌酒店15家,宝马、奔驰等汽车销售企业26家,潮州最大物流集散地已集聚物流企业125家,区域功能品位得到长足提升,成为我市商贸流通、消费服务较为集中的区域。
财富中心是我市具有地标性的都市形象性建筑。
2023年,枫溪的住宿餐饮等服务业发展迅猛,分别增长了57.9%和11.7%,改变了陶瓷产业一支独大、产业结构单一的发展困境,推动了枫溪发展模式从单腿走路向多轮驱动转变,功能品质从城乡结合部向县域副中心转变,在产城人融合发展路径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枫溪镇以高质量党建领航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各类项目落户落地,促进商贸繁荣发展,开足马力实现加速跑——
聚焦土地文章,枫溪镇重在激发镇域发展潜力,盘活现存土地低效资产资源,协助枫溪堤头加油站顺利完成营业证件申领,推动解决建陶公司先期面积48.15亩土地盘活、兴业家园(一期)微波中继站建设,推进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完成挂牌出让土地3宗,收取土地出让金1.07亿元,全力打赢打好“三大战役”提升仗。
提升基础设施,枫溪镇着力优化交通网络,全面完成总投资1.79亿元交通路网整治改造提升、智慧停车建设一期工程全面完工投入使用,完成各类充电桩建设800多个,其中包括全市首个超级充电站,服务和保障好人民美好出行。打破陶瓷产业发展制约点,110千伏长美(湖厦)输变电工程正式启动投运,满足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用电需求。
如今,全镇年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85亿元,国内税收收入6.17亿元,分别比增0.3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枫溪镇改革回归后,地区生产总值四季度单季转负为正,逆势增长0.9%,提升6.2个百分点;总投资3亿元的田头村“潮州假日酒店”项目力争2024年上半年动工建设;总投资2.95亿元的人民医院新院加快建设中……
美丽圩镇蝶变 和美乡村“带镇出圈”
道路、公园、农贸市场、房屋外立面……这些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都是推进圩镇高品质建设的发力点。作为县域副中心,枫溪镇如何建设出有颜值、有特色的美丽圩镇?
“村里的供电线路更整洁了,我们村民用电和出行更安心了!”看着一个个崭新的电表箱和整齐划一的线路,枫溪二村村民吴汉明欣喜地说,现在电表箱装到家门口,使用大功率电器也不用担心跳闸断电了。
枫二村整洁宽敞的广场。
去年10月,“整线(成片)提升配网供电质量”标准化治理工作启动,以枫溪镇为试点,聚焦频繁停电、停电时间长、低电压、报装受限等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三年的集中治理,从根源上提升全市配网供电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用电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枫溪镇聚集人居环境整治和绿美生态建设,因地制宜放大特色优势,一批和美乡村“带镇出圈”,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力。
将老祠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机融合,是该镇夯实基层党建,凝聚发展动能的创新实践。
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堤头村,将本村70多年历史的八德公祠打造为集政策宣传、村民课堂、休闲阅读、纠纷调解等功能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让老祠堂在一场场文明实践活动中焕发新活力,更加凝聚堤头村的村民,也为乡村振兴工作提质添彩。
堤头村八德公祠,也是该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据实践站负责人郭勇介绍,之所以将实践站整合设立在村里的八德公祠,不仅因为公祠面积宽阔设施完善,更因为这一场所对村民具有特殊的教化意义。郭勇介绍说,普通的祠堂,多是一个姓氏独自建设的,八德公祠则是由村里的八姓家族合建的祠堂,是堤头村团结友爱、世代和睦相处的象征。
圩镇的高质量发展,除了“环境美”,还要“产业强”。
整洁美丽的村容村貌、灯光璀璨的美丽夜景、如火如荼的温泉产业……在护堤路与安凤路交界处,“温泉之乡田头何村”的牌坊十分显眼。在翻新的隆头古庙屋顶上,嵌瓷艺术一览无余,古庙前广场及风雨连廊,与古庙遥相呼应,形成一幅古色古香的美丽画卷。
田头何村党群服务中心。
田头何村资源禀赋突出,产业优势明显,是“百千万工程”省典型示范村。近年来,该村充分依托温泉资源独特优势和临江地缘优势,同轨推动村貌提升和“温泉+文旅”产业打造,实现村道巷道黑底化、打造一步一景的党建文化公园和“四小园”、塑造“网红田头何”“温泉之乡”等特色品牌。还高标准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敞开大门为党员群众提供多样服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村党组织带领下,村民主动投资创业,将自家闲置的民宿进行改造,打造以温泉、茶艺为主题的温泉民宿,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翻了几番。
■一把手访谈
潮安区委副书记、枫溪镇党委书记苏键锋:
全力构建“一中心三廊道四片区”区域发展格局
枫溪镇将如何抢抓省“百千万工程”契机,扎实推动枫溪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助力潮州实现高质量发展?
潮安区委副书记、枫溪镇党委书记苏键锋表示,枫溪镇将抢抓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机遇、“百千万工程”的最大机遇以及县域副中心的建设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国家级陶瓷产业集聚区、打造暖心幸福和谐善治新家园、争当全省镇级改革创新先行地”目标定位,以“跳出枫溪看枫溪”的眼界和思维,通过产业重组、交通重构、形象重塑,激活陶瓷商贸双引擎,全力构建“一中心三廊道四片区”区域发展格局,建成最具活力的县域副中心和最具价值的潮州市中心区,进一步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枫溪镇将主动担当作为,全力攻坚克难,着力推进规划建设、基础设施、要素配置、生态环保、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推动改革步伐走深走实、营商环境更好更优;大力实施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谋划布局建设一批更高水准的风情街区、商业街区、文化场所,努力把枫溪建设成为充满现代气息、富有人文魅力的美丽城镇。
目前,该镇已谋划推进总投资超29.96亿元的52个项目建设,涵盖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努力为构建“一中心三廊道四片区”区域发展格局,推动枫溪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县域副中心夯基垒台、立柱架梁。
■ 记者手记
深化“放管服”改革 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申领低保、办理生育服务证、人才与就业服务……在“全新”的潮安区枫溪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忙碌着。只见这里设置了7个综合窗口和6个专业窗口,办事业务内容涵盖了社保、医保、卫健、民政、住建、司法以及农业农村等,群众可以直接到这里一站式办理相关业务,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省事省心。
这一幕,正是枫溪镇挂牌运作后民生服务保障到位、正常运作的生动体现。采访中,笔者看到了改革的力度,深刻感受到了枫溪镇的变化,也感受到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县域副中心,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其建设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周边地区的经济活力和社会进步。枫溪镇的深化改革之路,就是要在县域副中心定位这一关键节点上发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发展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站在新起点上,枫溪镇全面理顺管理关系、构建设片驻村工作格局、整合力量资源,持续深化“放管服”,扎实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以扩权强镇和强镇扩权释放发展活力,为“百千万工程”镇级改革创新提供实践样本。
总策划:黄树荣
执行策划:吴俊溪 林桢武 邱显华
统筹:郑健
文字:丁玫 郑新培
摄影:谢平勋 胡燊 陈宏文 蔡泳
编辑 张泽慧 责任编辑 詹树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