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11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今年春节,国家级非遗英歌舞在各大网络平台彻底“火出圈”,舞者们脸涂油彩,和鼓而舞,步伐铿锵,气势如虹。但记者走访发现,“火出圈”的英歌舞,与其他非遗一样,面临着产业化程度较低、经费不足、人才流失等问题。英歌舞如何从“网红”走向“长红”?焦作打造世界太极拳“金名片”的经验有哪些值得潮州学习?近日,记者就这一系列问题采访了潮安区庵埠镇文里英歌队秘书长谢伟才。
“英歌舞是融舞蹈、武术、戏曲于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取材于《水浒传》中的故事。”谢伟才介绍,英歌在潮汕民间一直被视为吉祥平安的象征,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歌在潮汕地区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及社会影响力,每逢春节、元宵等节庆,各地纷纷组织英歌表演,已成为潮汕地区的特有民俗。英歌舞在文里村流行已有100多年历史。2005年,该村的英歌队正式取名为“潮州市潮安区文里英歌队”,现有队员近百人。
“要让英歌舞‘火’下去,就要点起传承之‘火’关注下一代,培养下一代是英歌舞走向‘长红’的根本。”谢伟才说,焦作市推动太极拳“六进”的做法非常值得潮州学习。“近年来,我市有组织英歌进校园、进社区,推动英歌表演技艺的传承发展,但力度还不够,应该形成制度或者规定。”他建议,可以在中小学生运动会、体育课等加入英歌舞项目,让广大青少年参与到英歌舞中来。“放眼潮州地区的布马舞、舞龙狮、鲤鱼舞等各种民间舞蹈,都可以采取这种形式。”
谢伟才还建议政府加快成立潮州英歌协会,组建专业英歌舞队,鼓励各种资金支持英歌舞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广、普及英歌舞文化,提高我市英歌舞艺术水平。
在“文旅+英歌”发展方面,谢伟才建议将英歌舞纳入旅游线路和文化体验项目,联合周边兄弟城市举办高水平英歌舞比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并开发英歌舞相关文创产品如服饰、道具、纪念品等,提升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