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浮起的筛子

发布时间:2020-10-23 10:49:55 来源:潮州信息网

寇俊杰

我无法阻止时光的远去,只能捡拾记忆的碎片,一件件耳熟能详的事物就在尘封中渐渐凸显,像潜艇浮出海面。念物思旧,稍一回头,母亲在旧光阴里筛麦粒的画面就出现了。

筛子,筛去杂物的工具,用竹篾编织而成,圆形,敞口,直径约一米,当然也有小一些的,底呈网状。从打麦场最后收回来的麦粒常混有土粒、麦糠等杂物,这就需要筛子闪亮登场了。母亲头戴围巾,坐一小凳,将手腕粗的擀面杖置于地上,然后把筛子放到上面,用瓢把麦粒挖到筛子里。随着母亲上身一躬一直,两臂一推一拉,在“哗哗哗”有节奏的声响和扬起的尘埃中,筛子里的混合物便在里面滚动起来,像海浪冲过来,退下去,再冲过来……在一次次的反复中,细土粒漏了下去,麦糠浮在表面,聚在一处,等停下来,除去上面的麦糠,麦粒便清清楚楚地显现在眼前了。于是,母亲端起筛子,把麦粒倒进旁边的口袋,再往筛子里添进新的麦粒,继续筛下去。

筛子不但可以筛土去糠,还可以用来晾晒花生、柿子、红薯片等,是农村家家户户少不了的用具。每到麦粒新收,筛子便从墙上走下来,走到院子里或平房顶上,在擀面杖上滚动颠簸,阵阵轻烟过后,尘土、杂屑纷纷现身,麦粒去伪存真,在母亲额头的汗水中,小村忙成一片。有一次,我也要试着筛麦粒。母亲就让位于我,我像模像样地学着母亲推动着筛子,看到麦粒在筛子里欢快地晃动,我露出了微笑,可是没筛净一筛子,我的胳膊便麻木起来。母亲接过来,边筛边对我说:“筛子看似简单,但要做筛子一样的人却不容易。”“筛子一样的人?”我不解。“人也要有筛子一样的网,遇到杂物能辨识哪些是麦粒,哪些是土、糠,当然还要付出辛苦的劳动,把有用的留下来,没用的坚决清理出去,最后做一个干干净净的人。”母亲没文化,但她的这些话让我受到了最好的教育。

我自从走出乡村,不见了筛子,但我还会对筛子念念不忘,在诗词里寻觅筛子的韵味。宋代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一》:“祖翁田地绝边垠,契券分明孰敢侵。削尽春风闲草木,松涛翻月竹筛金。”让平平常常的筛子有了丰满的意象。还有宋代周端臣的《古断肠曲三十首其一》:“一筛凉雨歇亭皋,菡萏坎香可得消。玉簟怯秋眠未隐,阿谁楼上夜吹箫。”一旦读起,便让人荡气回肠,感慨万千。

筛子早已成为旧物,就是在如今的乡下,也已不常见。但因为有老母亲在,有母亲的话在,有古诗词在,筛子便会在我的记忆里时常浮起,永不沉没……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