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06 10:11:23 来源:潮州信息网
□ 杨崇演
我无端喜欢古人说的“布衣”二字,喜欢就是喜欢,没有太多的理由。
袭布衣,质朴无华——载世间大道,成傲骨无双;素衣麻缕,觅半亩方田;桃林诗画,寻一处安居。做一介布衣,过一世逍遥,多好!
传统概念中,衣着代表身份。比之绸缎皮草,布衣是粗劣的,如草芥般,系平民,难登大雅之堂。《盐铁论·散不足》有言:“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尽管如此,布衣们并不甘平庸,他们居庙堂之高,则谋兴亡,处江湖之远,则慕自然。布衣之士,不改初心:显达时,可以兼济天下;穷困时,亦可独善其身。“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正如《浮生六记》中说:“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矣。”
概而言之,布衣有精神——不为权、不为钱、不为利、不为名,只为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
《论语》有记,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室,生活简朴,一日三餐也十分简易,却依旧能保持好学向上,自得其乐,这种精神品质与生活态度,连孔子也连连赞叹:“贤哉,贤哉!”
何为乐?得道之乐。
何以乐?从心而乐。
布衣者,颜回也。
蜀汉丞相诸葛亮,在蜀中政权危亡之秋,上书刘禅:“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孔明是历史级的宰相,世人多知他的运筹帷幄,足智多谋,可不知,他是极其淡泊名利之人。
他的一生,为蜀汉殚精竭虑,位极人臣。却言说,本是一介布衣,愿在南阳种地耕作,不求闻达于诸侯,尽显谦恭之态。他有丰功伟绩,却不受名利束缚,心怀天下苍生,真正做到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李白是自由的布衣,蓝天白云一样的布衣。
他是文武兼济之才,文可安邦,武可定国。曾名震京师,受皇帝垂青,也曾深陷囹圄,染尽风霜。但他不管身处何种境地,都不以功名显露,自称布衣:“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潇洒从容的气息隐约其间,不亢不卑,傲骨清风。
布衣,是衣服,又不是衣服。
有人好皮——皮装革履,华贵优雅、娉娉婷婷地走在人潮涌动的街头,无数人对她回眸,投以青睐的目光。
有人好布——布衣裹身,贴身、舒适、温暖,身上的每一个毛孔缓缓张开,血液有力的流动。不似坚硬的皮质穿到身上,将血液紧紧凝固起来,不能自由呼吸。
很多人特意穿上一身布衣,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
当然,也有些人并不真正了解布衣,只是用复古来彰显所谓的“文化内涵”。一些人附庸风雅,却愈发显示出内心的苍白。
因为,真正的布衣只关注自己的内心。俗尘渺渺,外在的一切对他们毫无意义。
正如一些布衣夫妻的幸福,往往比一些富人夫妻的幸福更令人感动。
一年冬天。在一个县级动车站。一对农民夫妻。让我想起了布衣夫妻的幸福——男的很黑,身体很壮很结实。女的剪着短发,着着布鞋,怀里抱着一个婴儿正在吃奶。一会儿,男人出去了。他回来时,手里拿了一个烤红薯。他剥了皮,将滚热的红薯递到女人的嘴里。女人咬了几口,感觉不错。紧接着,他又剥了皮,将红薯塞到女人的手里,并抱过女人手里的孩子。女人腾出了手,脸上漾出了红润,大口吃红薯,很幸福地吃。她吃到一半时,忽然冲着男人说:“你吃吧,我吃饱了,孩子我来抱。”男人说:“我不饿,你吃!”男人命令似的对女人说,嘴角却蠕动着,分明有口水在淌流。最后,还是女人强行将红薯塞进男人的嘴巴……寒冷中,夫妻俩靠在一起互相温暖。
无需玫瑰首饰,不必风情万种,却是灵魂深处的浪漫与幸福——这对布衣夫妻用最朴素而简单的原则诠释着自己的幸福。幸福与否,往往不过心态而已,我只认为,君子之道,精神富有,才是最高境界。
天地悠悠,做一个真正的布衣,其实很简单,只要遵从内在的真实,无论身在何处,都将是一位自由的人。
人生于世,烫一壶好酒,独坐窗前,看水穷云起,听雨打芭蕉,慰一世春光,寻那来时路,是布衣。
不留财产、不留遗体、不留墓碑,但是,他却留下了无字丰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祖国故,两者皆可抛!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永根的一生,是布衣。
“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褪去所有浮华,有饭吃,有衣穿,手边几卷闲书,干净简单的日子,神仙也不换,是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