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政企 > 潮州市政府机构设置 > 区县政府 > 潮安区

《沿高速看发展》——金石镇:花卉产业促农增收嵌瓷艺术名扬天下

发布时间:2021-05-25 09:45: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沿高速,看发展》,我们继续沿着潮汕环线高速,来到素有“状元故里”、“花卉之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百年商埠”等美誉的金石镇走走看看。

金石镇花卉种植有四百年的历史,是全国花卉业六大派系中岭南派的主要生产基地,粤东地区花卉科技创新专业镇。走进翁厝村的兴华合作社,花卉盆景琳琅满目,罗汉松、榕树、三角梅、九里香、桂花、黑松、榆树、凤凰木等一百多个品种都囊括其中,形态各异,令人眼花缭乱。金石镇花卉协会的会长告诉记者,眼前这棵S型的罗汉松,就是当地最有特色的花卉代表。

金石镇花卉协会会长翁厝村党总支部书记翁勇金:这棵罗汉松可以说是金石最久的一棵,金石的特色是S型,两弯半,这棵本可以做成绿化树,庭院树,它现在有这么大了,我就可以把它做成大盆景树〃这棵树的树龄应该有七八十年。S型这个形状要做绿化树也好,盆景也好,都有非常多的想象的空间。

曾经的金石花卉市场,面临着土地荒废、分散等窘境。而如今通过土地整合,建成锦艺、东莆、森木、鹏达、兴华、桑浦等6个花卉种植合作社,花卉苗木种植基地3千多亩,花卉年销售额超2亿元。

金石东圃花卉负责人林伟松:经营模式是合作社加农户加生产基地,这里占地100多亩,种植区超万亩。合作社有六十多户,经济收入都不错,这个园在粤东地区中品种和档次算是比较全和高。以前外商来采购,要走很多地方。现在外商来了,就在这两三个园完成他们的采购,土地整合了,品种齐全,相对集中。

现在,金石镇花木种植基地汇集了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及福建、台湾等地近400个品种的花卉;种植的种类由原来的草本、木本到现在的藤本、宿根、球根、多肉等,品种齐全,形成了“春节时花”、“绿化苗木”、“阴生观赏植物”、“兰花和盆景”等五大类品种。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成为了乡村振兴的“致富路”,助力着金石花卉产业的腾飞,外来客商络绎不绝,游客也纷至沓来。

金石镇花卉协会会长翁厝村党总支部书记翁勇金:这几年的销量非常好,以前主要珠江三角洲,福建,现在浙江,广西,湖南这些地方,销往的地方非常广阔。

金石东圃花卉负责人林伟松:交通也非常方便,离高铁,高速公路,飞机场都非常近,十几分钟的路程,和外边信息的对接,各方面都比较方便。

离开花木场,我们来到位于湖美村的潮州嵌瓷博物馆――金湖苑。水榭楼台间,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物掩映其中,各式嵌瓷作品扑面而来。被誉为“永远亮丽的造型艺术”的嵌瓷是金石镇传统的手工艺,它与潮州文化和传统建筑相互结合,熠熠生辉。金石的嵌瓷作品广泛分布在潮汕地区及东南亚的古建筑上。

国家级非遗嵌瓷传承人卢芝高:嵌瓷这种潮汕工艺,追溯到400年前,明末清初开始就有,因为当时潮州的灰窑有很多,当时做工人觉得这些碎片很好看,色彩好看就拿去装饰屋顶,粘完之后效果很好。从明朝末年算起,真正嵌瓷技术到最尖端的时候是民国阶段,最鼎盛工艺最高。

金湖苑占地6000平方米,设有展示厅、示范工作室等,是目前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集创作研究、作品交流展示以及工艺传承为一体的嵌瓷博物馆。目前馆内共有藏品100余件,其中不乏举世难寻的“宝贝”,包括之前在广东美术馆的展览中轰动一时的“潮州宗族祠堂屋顶”和《二十四孝图》等作品,工艺轶群,精妙绝伦,每一件都是不可复制的珍品。

国家级非遗嵌瓷传承人卢芝高:当时建这个博物馆(的初衷)是13年去广东美术馆去展览,展示我们潮汕嵌瓷和祠堂建筑的物件,轰动了欧洲和亚洲50多个国家,他们感到奇怪,为什么这些瓷碎片能够粘的如此的精细的作品,不可思议。之后就想建设一个博物馆,把这些作品保存起来,让以后下代人、外地人可以看到,嵌瓷可以做到如此的精细。(如今)全国各地和海内外,现在影响面已经很大。

为了让嵌瓷艺术更好的传承下去,卢芝高带徒传艺,与高校签约创办嵌瓷专项课程,培养嵌瓷艺术传承接班人,让这一宝贵的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国家级非遗嵌瓷传承人卢芝高:被定为国家级嵌瓷传承人,就有责任把下一代人培养起来,培养起来接班,传承下去。我这里有二三十个徒弟,最长的时间在这里学有三四十年,基本有很多出去做这些祠堂、宫庙,可以独当一面,技术过关。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金石镇,整合了状元文化、花木文化和各种国家非遗文化等,越来越散发自身独特的魅力,成为助推金石镇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附件:

关于潮安区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