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时政要闻

潮州红廉故事会|李春霖:一生为革命赤胆写忠贞

发布时间:2022-08-19 10:55:16 来源:潮州信息网

李春霖:一生为革命 赤胆写忠贞

陈轶鸥

位于潮州古城的上西平路有一条100米的红色街巷——刘察巷。刘察巷15号的李家,一家中有兄弟五人投身革命,李春霖就是其中之一。他10多岁就离开潮州,此后一直没跟家里联络,失去联系。虽然潮州西湖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有他的名字,但实际知道李春霖的人并不多。现在修葺一新的李春涛(柯柏年)故居有关于李春霖烈士事迹的介绍,每一位参观者都能从文字介绍中追寻李春霖烈士的革命足迹,接受红色教育。李春霖是一位从潮州走上革命生涯并成长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的革命英烈,他只有27年的短暂人生,但极具革命“传奇”色彩,尽显胆量胆识胆略、充满英勇斗争精神。赤胆丹心、忠诚于党是英烈最鲜红的底色。

 不惧危险好胆量

 听李家老人说,李春霖自小胆大,不怕死,他的母亲就给他起了小名叫“耐槌”。少年的李春霖受哥哥李春涛、李春蕃(柯柏年)的影响,政治思想进步,向往革命事业。他经常带着弟弟李春泽到潮州街上去贴标语,让弟弟李春泽负责望风,自己抓紧时间粘贴标语。1927年“四•一二”大革命失败,大堂哥李春涛惨遭杀害,其他兄弟为躲避国民党的抓捕,纷纷逃离家乡。在得知李春蕃和李春鍏都到了上海后,李春霖来到上海。李春霖带着李春泽送情报,他俩用竹框担着传单到指定地点,放在那里,弟弟负责望风,不一会儿,过来几个人拿了传单后就跑上一幢二层楼顶撒传单。有一次晚上,李春霖带着李春泽,让他帮忙拎浆糊桶,自己拿着传单到大街上贴。李春霖的胆量有多大呢?被警察发现追捕的时候,看到弟弟很害怕,他跟弟弟壮胆说,老弟,你不用怕,他自己继续贴,眼看就要被抓住了,他把浆糊桶往警察头上盖去,大喊一声:“跑!”最终未被抓住!那时候他们都才10多岁。

 投身革命见胆识

 在中国革命处于危难时刻,家里李春涛大哥被杀害,李家被抄家的处境下,李春霖并没有被吓倒,而是义无反顾投身革命。1927年,17岁的李春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服从组织安排,在中共上海闸北区做青工工作和机要“外交通”。由于李春霖具有艺术表演和宣传工作的基础和专长,经李春蕃介绍,李春霖来到联华影片公司,从事我党领导的左翼戏剧、电影工作。随着苏区的扩大,全国各个革命根据地需要更多的宣传文化工作干部,尤其需要戏剧工作人才。“影联”“剧联”党组织按照中央有关领导的要求物色优秀文化艺术干部人选到苏区。当时有许多人报名,最后只有李春霖等5人获得党组织审查批准。1930年,党组织派他到鄂豫皖苏区,由地方交通员护送到达,参加了红四军,被分配到军政治部工作。李春霖不仅善于进行革命宣传,做群众工作,还帮助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发展生产,促进苏区经济繁荣发展,其显露出的卓越才华和领导能力,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得以磨炼和体现。他在鄂豫皖苏区、在川陕苏区搞宣传,红军发展到哪里,党的宣传工作就做到哪里。在四川芦山县、宝兴县境内,至今留下的红四方面军石刻标语就是李春霖与廖承志等红军书法家写的。

 敢于斗争显胆略

 1931年5月,张国焘到鄂豫皖苏区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和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推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并大搞“肃反”运动,借此打击和杀害军内的高级干部。在张国焘的错误指挥下,敌人乘机大举进攻,根据地形势危急,红四方面军不得不放弃鄂豫皖根据地,被迫西进,退到四川。当红四方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一批像李春霖一样具有坚强党性、坚定意志、无畏精神、过人胆识的红军干部,不顾个人安危,从红军的前途和命运着想,勇敢地与张国焘坚持的错误“路线”进行坚决斗争!正是有李春霖这些红军干部敢于坚持正确路线又具有谋略胆识,才有了小河口会议上张国焘被迫接受曾中生、李春霖等人的正确意见,迫使张国焘的家长制作风有所收敛,加强了集体领导,坚持了民主集中制,从而挽救了红四方面军,扭转了败局,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良好局面。

 1933年3月至1934年春,李春霖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1933年6月底,第四方面军在四川木门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李春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抵制和纠正张国焘的错误。木门会议本是一次军事会议,李春霖以过人的胆略冒死“离题”提出在原议程外增加讨论停止“肃反”议题,抵制了张国焘的错误,保护了革命力量,维护了部队团结。李春霖对停止部队内部“肃反”,顺应广大指战员的强烈要求,作出了积极、重要的贡献。张国焘不满李春霖在木门会议上的表现,于1933年11月撤销了他政治部秘书长的职务。尽管后来又重新任命李春霖为政治部秘书长,但李春霖与同时受迫害的廖承志等人在红四方面军踏上漫漫长征路上,一齐被关押、用刑。要不是因为他钢板刻得好,会做宣传工作,张国焘早就把他杀了。参加了长征的红军战士王定国在回忆起长征途中像李春霖一样虽受张国焘迫害而勇敢斗争的红军将领时,还以诗赞“长征路上六君子,挥毫不倦敌胆寒”。这六君子指反对张国焘而没被张国焘杀害的六人,李春霖就是所指六君子之一。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李春霖才被解除监禁,撤销处分,恢复党籍。同年10月25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奉命率领红五军、红九军、红三十军西渡黄河,为“打通国际路线”而西进,后改称为西路军,李春霖被任命为西路军政治部秘书长,开始了艰苦悲壮的西征。1937年春,在西征河西走廊与国民党军队马步芳部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7岁。烈士的生命虽然短暂,其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长征路而不懈奋斗!

关于时政要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