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所有的嫁接都带着伤口

发布时间:2022-10-05 09:25:46 来源:潮州信息网

□ 李昌浩

我的家乡在大沙河畔的果园。

春天时梨花如雪,花树之外是花树,寂静无声。空气里散着淡淡的梨花清香,真是春到梨花意更长。

夏天时,梨园枝繁叶茂,梨花院落溶溶月,在树下放一竹台竹椅乘凉,风过,树叶哗哗作响。竹台竹椅是多年之物,用得润了,月光下现出淡淡的黄光。朋友羡慕乡村的幽静,说“依榻闻香终日坐,披书对月古人来。”

秋天,金黄的梨子挂满枝头,喝醉了酒般晃来荡去。摘一个,咬一口,酸甜的汁液满溢。

哥哥说,梨树其实是嫁接而成的,用粗壮的棠梨树作为嫁接的砧木最合适。我小时吃过棠梨树结的棠梨子,小如孩童玩的玻璃球,酸涩,多渣。正如杜甫诗云:“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春天时,移栽好棠梨树,把棠梨树的枝条剪秃,不让其枝条生长,在粗枝光滑无疤的部位,切一个“丁”字形切口,然后把梨树枝削成箭头状,插入,用塑料条从下至上绑缚严紧。

当梨树枝吸收了棠梨树的养分,不久就活了,发芽吐叶,一派生机。“桃三杏四梨五年,核桃柿子六七年。”走过五个年头,嫁接后的梨树开花结果了。就这样,一棵梨树拥有了自己独特的风姿,是棠梨木成就了甘甜的梨。

这让我想起朋友的父亲。朋友爱好文学,起初在工厂上班,业余时间写写,后来他干脆辞职在家做自由撰稿人。起初老父亲不同意,总觉儿子没个正式的职业,心里抓慌,但总也拗不住儿子的执着。朋友和父亲一起生活,父亲负责他的柴米油盐等一切家务,朋友无后顾之忧专心写作出书,朋友的稿费还有父亲的一部分退休工资用来还房贷。

老父亲每天按时做饭,有段时间他做完饭后,就匆匆出门,回来时神色很疲惫,倒头就睡,呼噜如山响。吃饭时他夹些肉放在父亲碗里,说多吃些,注意身体。一次,他请朋友去洗澡,看见一个搓澡工正刚柔并济地帮人搓背。转过身来,竟是父亲。他一下愣住了。父亲嗫嚅,闲着也是闲着,在家转来转去影响你写作,还不如找点事做。我已攒了五百元了,想帮你早点儿把房债还上……

如今,朋友出了几本畅销书,正在写电视剧本。在老父亲这棵“棠梨”上,他结出了美味的“梨子”。

生活不仅有播种、移植,还有嫁接。因为所有嫁接都带着伤口,果实才有了刻骨铭心的甜。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