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民生关注

以“小切口”谋划乡村振兴“大文章”

发布时间:2023-03-10 09:31:58 来源:潮州信息网

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今天,潮州日报社联合饶平县浮山镇委、浮山镇人民政府和乡村振兴驻浮山镇帮扶工作队在浮山镇文化公园举办“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中高高飘扬——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乡村服务活动。

近年来,浮山镇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在驻镇帮镇扶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从“小切口”入手,聚焦建强组织堡垒、深化基层治理、推进三产融合、建设和美乡村、服务保障民生等工作,多层次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双促双进,奋力谱写浮山乡村振兴新篇章。

建强基层战斗堡垒 打造基层善治标杆

浮山镇认真贯彻落实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基层组织阵地保障,推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镇级党校及现场教学点提档升级。以打好打赢“干部思想作风转变”战役为抓手,实行村两委干部分工由镇党委备案管理机制,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建立粮食安全、项目推进等重点工作通报红黑榜,压实基层党组织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围绕红色教育、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主题创建浮山、五联、汉塘3个党建标兵,其中五联村党总支部在全县党建标兵前做标兵打造工作经验分享。同时,通过组织开展“书记论坛”、现场参观学习交流等多种形式,号召各村党组织对标先进、向标兵学习,以点带面形成引领示范效应,各农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明显提升。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浮山镇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提升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在破解农村基层治理“老大难”问题和以点带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上不断摸索、持续发力。将全镇6个村28个自然村土地资源和财务实行独立核算,全部推行纳入行政村统管制度,规范自然村财务报账、资产租赁、资金拨付等流程,厘清产权物权,堵塞监管漏洞。此举改变长期以来各自然村财务资产独立、各自为政、监管乏力的局面,在建立依法自治的长效机制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村党组织领导力。

开展党日活动,清理环境卫生

日前,在五联村的“党群共建积分超市”,几位村民用日常参与村内事务获得的积分奖励兑换了纸巾、笔记本、驱蚊水等物品。去年7月,浮山镇着眼于推进乡村治理“法治、自治、德治”融合,因地制宜,选择五联村为试点,创建“党群共建积分超市”。积分超市构建“3+N”积分评定体系,鼓励发动村民参与由村组织开展的环境卫生、文化事业、善心公益等活动,设立荣誉榜和流动红旗,旨在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以“小积分”兑出乡风“大文明”,撬动乡村“大发展”。

五联村村貌

自“党群共建积分超市”创建以来,五联村累计组织集体劳动315人次,集体文体活动118人次,奖励先进学生18人次,发放公益积分11770分,兑换物品总价值近11700元。该创新举措还得到外出乡贤的大力支持,捐赠专项支持公益超市运营经费3万多元。如今的五联村,群众参与村内事务的积极性明显提升,村民主动投身邻里矛盾调解、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和设施维护,从以前“拉着干”“推着干”变为“比着干”“争着干”,房前屋后环境更干净整洁,邻里之间更和睦可亲,乡风更文明和谐,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成效更显著。积分超市经验还被作为成功案例在全县推广。目前,汉塘、东官、岭湾、方饶等村正积极参照推行。

此外,浮山镇还以五联村为试点同步推行“互联网+”村级代办试点,让群众享受“办事不出村”的一站式服务,有效密切干群关系、培育文明乡风,现已在全镇铺开推广实施。

多链条推进三产融合 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芡实种植示范基地里

浮山镇芡实种植示范基地里,又大又圆的绿叶遍布池塘,工人们拿着镰刀在水中采摘芡实,尽享丰收的喜悦;军埔村近1000亩的垦造水田稻谷成熟了,收割机在金灿灿的稻田中来回穿梭,颗粒饱满的稻谷尽收其中;走进飘香狮头鹅预制菜中央厨房,卤香味扑鼻而来,工人们熟练地使用各种深加工设备,将一只只狮头鹅变成一盒盒包装精美的预制菜……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近年来,浮山镇联合驻镇帮扶工作队立足全镇资源禀赋,盘活土地资源,重点推进低效闲置和撂荒地的土地流转,出台《浮山镇推进土地流转促进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奖补方案》,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成功打造芡实、大棚蔬菜、水稻种植等一批示范种植基地,有效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同时,盘活镇区闲置厂房,引进专业团队改造镇级电商产业园,推动飘香狮头鹅中央厨房、南姜专业合作社与电商平台深度合作,以网红直播带货的方式实现月均产品线上交易达3000多单,月销售额上百万元,在饶平县电商平台销售排名前列。推动柿饼清洁加工示范基地和产业化教学培训基地建设,谋划柿饼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做大做强浮山柿饼、南姜、飘香狮头鹅等乡土特色品牌。此外,谋划打造中部农副产品加工厂和仓储物流集中点,配套冷链运输设施,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接下来,该镇还将按照集中连片高效灌溉原则实施水系连通修复工程,同步谋划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打造集中连片千亩市级粮食示范片,并争取引进大米加工厂,形成粮食生产配套产业链。

浮山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构建“村党组织—自然村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建组织体系,将基层党建工作与镇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号召党员亮身份、冲在前、做表率。如,下楼村党支部引导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整治废弃牛蛙池“改池为田”;东官村党委培养产业带头人王明顺,成立饶平县益欣农场,新增种植水稻120亩及其他粮食作物480亩……在党员干部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下,全镇充分盘活土地资源、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浮山特色产业格局初步形成。2022年以来,全镇新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近4900亩,其中新增双季稻种植3100多亩,新增通过农产品SC认证3家,培育农业公司9家,省级合作社1个,省级家庭农场1个,省级生态茶园1个,市级家庭农场1个。

打造特色美丽圩镇 擦亮和美乡村底色

在浮山镇文化公园,孩童玩耍嬉戏、老人散步闲聊,凉亭水阁古色古香,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先杂乱的环境,摇身一变成了美丽的文化公园。

浮山镇把美丽圩镇创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紧扣美丽圩镇创建标准,充分发挥乡镇联城带村的纽带作用,着力打造“形神兼备”“内外并重”的美丽圩镇。其中,依托浮山镇文化公园建设,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互促互进,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浮山镇文化公园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园区景观园路、建设篮球场和儿童活动区、改造提升观光水塘、打造文化广场,新建停车场及完善配套设施等,有效解决整个镇区缺乏群众休闲活动空间问题。

钟厝岭红色文化公园烈士纪念亭

据介绍,为纪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饶中地区牺牲的革命烈士,浮山镇老战士联谊会于1997年组织在钟厝岭修建了烈士墓和纪念亭。为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去年,当地政府及驻镇帮扶工作队充分发掘红色资源,统筹利用驻镇帮扶资金及党建宣传资金,对该处进行修缮扩建,打造集红色文化长廊、红色栈道、历史战斗壕沟、烈士纪念墓、烈士纪念亭、观景台等于一体的钟厝岭红色文化公园。

东官村民益桥

红色文化公园建成开放后,浮山镇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组织拍摄浮山革命历史专题片,开展“长廊讲堂”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了解浮山革命的历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让红色遗址成为党性教育新阵地。该公园获评“潮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饶平县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饶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此外,浮山镇还积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推动提升改造浮山大道,推进镇区中心市场改造升级,加强垃圾填埋场渗透液监测,以镇级垃圾转运站为核心增设111处垃圾收集点,通过“责任路段划分原则”配齐93名保洁员,实现全镇村庄保洁覆盖率和垃圾处理率达100%;新建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处理设施11处,整合铺设污水管网17公里,“美丽圩镇”创建顺利通过县级考核和市级验收。同时,深入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利用五联旅游驿站和南粤古驿道五联村绿道建成契机,加快打造特色精品村和浮山柿饼文化体验园,连线打造省道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助力乡村“蝶变”,绘就美丽新图景。在文化振兴方面,浮山镇聚焦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组织编写《行走浮山》一书,反映浮山独特的圩镇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淳朴浓厚的乡土风情;谋划串联祠堂文化、市级非遗传承、红色旅游资源和网红新打卡点铁索桥的乡村文旅项目,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补齐民生短板弱项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这条路以前很崎岖,每逢下雨路面坑坑洼洼,我们日常出行很不方便。多亏了政府,现在路修好了,村里环境也变美了。”东官村村民王伯说道。

浮山镇立足于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由驻片驻村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进行群众“急难愁盼”民生短板项目深调研,建立民生短板项目库,分批推进实施了一批民生短板项目。着眼于解决长久以来群众出行安全隐患问题,完成北清陂桥改扩建工程;着眼于补齐道路等基础设施短板,推进C66灯塔线、Y472钱汉线、Y471坪石线等约14公里“四好农村路”单改双项目建设,推进村内干道硬底化建设和亮化工程,提升村内基础设施水平,完成麻湖、岭湾、灯塔等56条约9公里村内干道建设,全镇村内干路实现硬底化。

同时,浮山镇着眼于镇区环境提升,完成镇区东沟清淤整治,整合铺设镇区截污纳管11.76公里,实施镇区道路黑底化、石壁路岔口改造等镇区提升改造,建成公共停车场3个,规划路面停车位178个;实施浮山中心市场改造升级,开展综合治理,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商铺坐店经商。为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该镇全力协调配合推动中北部水资源配置工程、浮山镇供水管网建设项目建设;并配合推动浮山镇中心小学教学宿舍楼新建项目和饶平第五中学侧校门新建工程建设,助力完善教学基础设施条件。为解决“绕转堵”,该镇还谋划推进军埔大桥新建工程和打通浮山中心卫生院“断头路”,解决群众出行痛点、难点,畅通“民心路”。

接下来,浮山镇将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充分利用驻镇帮镇扶村乡村振兴的有利契机,立足百载商埠历史底蕴,坚持“以贸促工,以工促贸”发展思路,盘活镇区闲置厂房,大力推进招商引资,重振百年商埠发展新篇章,引导镇域规上企业增资扩产和技术转型升级,精准培育规下企业实现“小升规”,助力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坚定不移服务和融入县委“一城一廊一海湾”区域发展格局中“黄冈河生态廊道”的布局,积极引进农旅文化开发公司,充分利用浮山地理交通位置优越、黄冈河畔田园风光秀丽、土地集中连片的有利条件,统筹绿道和碧道建设,谋划打造休闲生态农旅项目,全面提升美丽圩镇的特色化品质化水平。

□ 文/本报记者 吴育杭 通讯员 许铎

□ 图/浮山镇 供

关于民生关注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