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民生关注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形成市域社会治理“潮安品牌”

发布时间:2023-03-31 09:39:24 来源:潮州信息网

本报记者 黄琼

潮安区沙溪镇因地制宜,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慧眼工程”建设,目前已经完成全辖区35所中小学幼儿园共计67个高清探头的安装使用,并通过2轮演练检验“慧眼校园”效果,打造校园安全管理的“沙溪模式”;浮洋镇大吴村打造数字乡村治理平台——“云上大吴”,把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等领域整合进数字化平台,用数字化引领驱动大吴村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这是潮安区发动群众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参与多元共治,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的良好做法。目前,潮安区成为全市完成镇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县区之一,有效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形成市域社会治理的“潮安品牌”。

今年来,潮安区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把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作为夯实平安潮安基层基础的重要抓手,根据地域社会特点,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实施分区分类:将地域较大、工业发达、外来人口多、管理难度大的庵埠、彩塘、古巷、凤塘、浮洋列为一类,统筹社会管理服务和营商环境优化;将地域中等、有特色产业、人口数偏中,管理难度中等的东凤、沙溪、金石、龙湖、登塘、江东、凤凰镇列为二类,开展地方特色治理并助力项目培育;将地处山林、农业为主、人口流动少的文祠、赤凤、归湖、万峰林场列为三类,探索精细便民治理与绿色经济产业。同时,通过鼓励各镇(场)结合历史传统和社会实际,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镇级综治中心建设运营新模式,对成效明显或亮点突出的镇(场),“一清单”树立创新典范,“一揽子”推广经验做法,构建新时代潮安区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蓝图”。

建机制、抓网格,打造基层治理前哨所。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通过建立镇党委综合治理委员会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首问责任、“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协作配合、风险研判、上下联动、监督管理等机制。规范建设“六室一厅”,整合政法、信访、应急、消防等资源力量进驻,打造基层社会治理一站式“便民窗口”,推动多部门多线条信息互通共享,打造基层社会治理一体化“智慧中枢”。整合各部门各线条的基层网格合为一个全科网格,在全区原有“一格一员”的基础上,将治安员、平安员、社工、优秀党员、乡贤、志愿者等充实到网格队伍中,进一步划分网格中地、人、事、物,实现“多网合一、一网多用,一格多元、一岗多责”,以“敲门行动”和“入户服务”精准开展疫情防控、信息采集、政策宣传、卫生管理,构建基层最小单元“微网格”治理新模式。

抓建设、促规范,打造智慧治理综合体。潮安区在所有镇(场)配备通信系统、大屏显示屏幕、信息处理系统及视频通讯系统,运用“粤平安”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和“雪亮工程”“数字乡村”综合治理平台,拓宽多项应用场景,构建智慧治理平台,为综治中心统一指挥、统筹协调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拓展综治视联网系统在镇一级的应用,向上接受上级的统一调度,开发向下实时指挥各村(居)工作功能,目前潮安区是全市唯一全面建成区镇村三级视联网的县区,实现大规模、高品质、实时、双向对称的高清视频全交换。通过完成全区校园“慧眼工程”建设,健全“规划为引领、联网为前提、防控为重点、安全为保障”的“平安校园”智能体系,提供实时监控远程查看,开发人脸智能识别功能,接入重点人员管控系统,即时启动预测预警程序,以“主动设防”的方式将信息化、智能化运用至实战应用中,构建具有潮安特色的现代化校园安防智能体系。

抓创新、聚合力,打造纠纷调处终点站。潮安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针对基层矛盾纠纷种类多样、主体多元、成因复杂等新变化,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打造多层次访、调、援、诉全链条多元解纷综合服务流程,健全便民解纷一站式服务体系。依托镇级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室,以镇综治办牵头多部门建立访调、警调、诉调等镇级联调平台;依托村级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室,以村委会牵头村(居)调解员、“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等构建村级联调窗口;借助地方商会、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等参与构建第三方联调媒介。推动信访超市建设工作,组建群众诉求服务工作队、公共法律服务团队、社会心理服务人员队伍、平安志愿者队伍,不断强化人民调解员、网格员、信息员在源头排查和前沿调处的整体合力,真正做到从源头上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关于民生关注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