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趣谈吊瓜

发布时间:2023-09-05 11:41:07 来源:潮州信息网

在潮汕,人们经常叫之的“吊瓜”,说其真正的学名叫什么,有的人还真的有些不知道。也有人不敢肯定地说,这应该叫“黄瓜”吧!说得没有底气,是因为黄瓜是长细条,瓜表面长刺,也不平滑。没想到还真的蒙对了。“吊瓜”,是黄瓜的一个品种,也叫“华南黄瓜”,为短条圆筒形,成熟的瓜表面较光滑,顶端呈青色,下端呈白色。

其实,黄瓜的种类繁多,有白黄瓜、青黄瓜、华北黄瓜、华南黄瓜、欧洲温室黄瓜、水果黄瓜、粤秀一号、刺青黄瓜、本土黄瓜、迷你水果黄瓜等品种。南北地理位置、气候不同,生活习惯迵异,种植的黄瓜种类、叫法也有所不同。黄瓜,也叫胡瓜、刺瓜、青瓜、吊瓜等。在我国还有一种拇指黄瓜,长约4-5厘米,平均单瓜重约30克,小巧玲珑,清爽可口。

黄瓜原称之为胡瓜。《本草纲目》黄瓜释名曰:“陈藏器曰:北人避石勒,讳改呼黄瓜,至今因之。李时珍曰:张骞使西域,得种,故名胡瓜。按杜宝拾遗录云,隋大业四年,避讳改胡瓜为黄瓜。与陈氏之说微异,今俗以月令,王瓜生即此误矣。”胡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后赵时才改名为黄瓜。

传说,后赵王朝的建立者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登基做皇帝后,对自己国家的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很不满意。他在“御赐午膳”襄国郡守樊坦时,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恭恭敬敬地回答:“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后来,石勒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违者问斩不赦。

黄瓜,处处有之。其性甘寒,有小毒,“清热解渴,利水道”等,为夏日时蔬。长条黄瓜刺密集,脆爽可口,生吃、凉拌、炒菜、做汤均可。清代乾隆也甚为喜欢吃黄瓜。他写《黄瓜》诗云:“菜盘佳品最燕京,二月尝新岂定评。压架缀篱偏有致,田家风景绘真情。”无论是古代的帝王之家,还是平常百姓家,黄瓜一味也伴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潮汕人说的“吊瓜”,人们喜用来炒、煮、炖汤,也有生腌的。潮汕不少餐馆饭店,有猪骨炖吊瓜汤,还是吊瓜切成段,掏出籽,往中空塞进肉沫的吊瓜肉汤,为常见的吊瓜做法。人们喜欢吃凉拌黄瓜。拍碎,加调好的蒜碎、辣椒、酱油、醋、鸡粉、盐等,搅拌,再放入芫荽段,脆辣香爽可口,是下酒的小菜。

明代养生学家《高濂·遵生八笺》也记载了蒜黄瓜的吃法,其做法:“秋间小黄瓜一斤,石灰白矾汤焯过,控乾盐半两腌一宿,又盐半两,剥大蒜瓣三两捣为泥,与瓜拌匀。倾入腌下,水中熬好。酒醋浸著,凉处顿放冬瓜,茄子同法。”可能,这便凉拌黄瓜的出处吧!

以前羁旅山东时,我也经常看到当地的人们,拿着一条瓜洗净了便生吃着,把之当成水果来吃,也很为美味。听说吃黄瓜能消暑,还有减肥功效哩!

小时在乡村,我家的地里也常种吊瓜。瓜苗长出蔓时,母亲便竖上了竹篱,让蔓爬至篱上,向上生长。开了黄色的小花,结了瓜,慢慢地长大,瓜就这样吊着。听母亲说,吊瓜生长要是没搭篱,瓜生在地面,一至下雨天就容易烂掉。人们叫之为“吊瓜”,是因为瓜是吊着生的原因吧!

吊瓜的叶如冬瓜叶,长得较为茂密,我们摘瓜时,经常要低到低篱下往上看,瞧瞧哪儿的瓜长大可摘了。还有一些藏在茂叶下找不到的,瓜熟透了变成黄色,便留着做种子。人们叫之为“黄瓜”,可能也有熟透变黄的缘故。

儿时我最喜欢吃的,便是吊瓜熬汤,骨头汤味浓,瓜清香很适合。母亲也喜欢将挖出来的吊瓜芯和籽,加点白糖搅拌一下端给我们吃,清甜多汁,是很好的消暑小吃。

潮汕吊瓜,有着美好童年记忆,浓浓的乡味乡情。

 (周建苗)

编辑 张泽慧 责任编辑 詹树鸿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