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政企 > 潮州市政府机构设置 > 区县政府 > 潮安区

庵埠镇郭陇三村:产业文化两手抓乡村振兴前景旺

发布时间:2023-11-18 21:27: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农田复耕生机勃勃,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文明乡风浸润人心……近年来,庵埠镇郭陇三村坚持党建引领,广集民智,通过“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文化建设”的方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阳光正好,秋风不燥,丰收的气息弥漫在郭陇三村的田野间。湛蓝的天际下,沉甸甸、金灿灿的稻穗随风摇曳,好似金色海洋泛起阵阵涟漪。眼前这番“喜看稻菽千重浪”的景象让人难以相信,三年前这里还只是荒凉的撂荒田。

庵埠镇郭陇三村村干部 郭垂荣:(耕地)原来分到每户只有几分地、几亩地,家庭专门来种田也不够养家,(再者,)一片田,甲要种,乙不要,导致灌溉、耕种等方面也成问题,(所以)逐渐就变成抛荒地。

从片片杂草到粒粒金黄,收获的背后是郭陇三村流转土地与鼓励自耕双管齐下取得的成效。尽管改革初期也曾遭遇村民的不理解,但郭陇三村最终还是通过挨家挨户宣传,消除了农户“害怕失去土地”的思想顾虑,推动全村262亩碎片化撂荒地集中流转,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约13万元。

庵埠镇郭陇三村村干部 郭垂荣:郭陇三村党委发挥村党建引领作用,搭建村委、村民小组长、党员、老农民“四人小组”,包片包户、上门上户“磨嘴皮”,通过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在原有的经济产业上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加强对村荒地的管理,通过(镇)三资平台和村民承包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300多亩,包括我们现在所在的郭三村西洋片,还有这边的梅林湖片。主要就是盘活土地,盘活土地就是盘活经济。

村民:原来种田的基本都是老人,根本没有年轻人愿意种,老年人现在也能力有限,我原来大概种有三亩多地,单是插秧就很麻烦,要插三四天秧,现在流转出去,政府给点补贴,实际上(对我们)更有利,轻松很多。

乡村振兴不仅要让村民“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在郭氏祠堂内,由本村书画爱好者创作的山水画和书法作品风格各异、韵味无穷,郭陇小学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观察每一幅作品,感受传统书画艺术的魅力。村干部告诉记者,自从将郭氏祠堂设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后,堂内的清风长廊和廉洁活动室活动不断,村中的文化氛围日趋浓厚。

郭陇小学副校长 郭少燕:自从有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我们可以带学生来参观实践,通过参观实践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书画的兴趣,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现场挥毫,提高学生的书画素养。在这种氛围下,对学生的培养教育是事半功倍的。

堂内书声朗朗,堂外池清景美。去年以来,郭陇三村充分利用本村自然地理资源和闲置荒地,投入资金约160万元,修缮祠堂、清淤疏浚、围栏画壁,打造独具一格的党建文化阵地,真正将文明教育从室内向室外扩展延伸。

庵埠镇郭陇三村村干部 郭垂荣:原来沟头祠、沟头池已经是非常破旧,这片灰埕都被人乱搭乱建,(趁着)近年来乡村振兴的机遇,郭三村“两委”发动乡贤和热心人士出钱出力,打造党建公园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沟头祠在原来保护文物的前提下进行修缮,“修旧如旧”,为村民和学生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学习场所,也为各村居的党员干部提供廉洁的学习参观场所。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魂,只有根稳了,魂足了,才能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未来,郭陇三村还将继续因地制宜创新乡村发展路径,以产业兴、文化兴助推乡村振兴。

附件:

关于潮安区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