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4 20:13:43 来源:潮州信息网
兴水利民 德泽一方
——《韩愈与潮州》系列报道
韩江是潮州的母亲河,以前她的名字叫恶溪。1200多年前,一个人的到来,改变了这条江,也改变了这座城,他就是韩愈。今天《韩愈与潮州》系列报道,一起寻韩观潮,听听韩愈筑堤凿渠、兴修水利的故事。
韩愈
11月23日新闻视频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这是1200多年前,韩愈在潮州写下的《鳄鱼文》。如今,这篇文章雕刻于石碑之上,竖立在韩江北堤的祭鳄台中。当年,韩愈到达潮州后,发现恶溪鳄害严重,周边百姓苦不堪言,于是组织了声势浩大的驱鳄行动。
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编辑 林炜璇:他(韩愈)是向着韩江里边的鳄鱼,念了他这篇祭鳄文,告诫这些鳄鱼说我们潮州是天子管辖的区域,是人居住的地方,你们这些鳄鱼畜牲不能来这里为非作歹。天子派我来,我就要保护这边的百姓,你们如果没有在我规定的时间内迁徙到大海去,我就要对你们不客气,我就会带着我的弓箭手把你们赶尽杀绝。传说这些鳄鱼也就很听话,听了以后很怕,所以它们就迁徙到大海里边去了。
韩愈祭鳄处是韩江上游最宽阔的江面,昔时金秋时节,渡船来往两岸,形成一幅美丽景观。潮人感念韩愈,便把秋风送帆的特有景色“鳄渡秋风”作为潮州八景之一。
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编辑 林炜璇: 为什么叫鳄渡秋风?鳄渡是这个地方原来的名字,是一个古渡口,是鳄江的一个渡口,叫鳄渡,但是自从韩愈来到这边祭鳄以后,它改名称之为韩埔,在秋天的时候景色是最为漂亮的。
除去鳄害之后,韩愈又忙着发展农桑、兴修水利。鳄鱼台所处的北堤,流传着一个民间传说“走马牵堤”,这同样与韩愈有关。
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编辑 林炜璇:韩愈来到我们潮州以后,发现这条韩江经常会泛滥有水灾,所以他就想着帮潮州人民建堤坝,所以那一天他就骑着马,叫手下在他觉得适合建堤的地方用竹竿把它插上以作标识。马跑着跑着跑了一路,视察了一天回去以后,第二天那个手下发现,很奇怪,昨天插的有标识的地方已经建成了堤坝,这就是我们的北堤,因为这样所以把北堤也叫做韩堤。
韩江穿城而过,韩堤高高筑起,守护着一方安澜。在潮州短短八个月,韩愈治水的故事流传不息。距离韩堤约18公里外的湘桥区磷溪镇,金沙溪缓缓流淌,滋润着两岸田畴。相传韩愈刺潮时,曾带人在这里开凿水渠改善水利。
磷溪镇北堤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陈森益: 韩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前我们(磷溪)山前片长年内涝,韩愈来到山前视察,了解民情,兴修水利,从龙门关引干渠,每年内涝的水能排出去,使得农民得到好的收益。
金沙溪流经磷溪内坑、旸山、急水、仙美等八个村庄,追思先贤治水功德,当地还流传着一个古老习俗。
磷溪镇北堤村村民 陈贤通:韩愈治水有功,每年的九月初九就有(民俗)文化活动纪念韩愈,龙门关就建了祠堂。
是山是水总姓韩,潮人以一切方式来纪念韩愈,或为他建祠立碑,或以其名号为古城胜迹命名。潮州西湖公园园内立有景韩亭,表达对韩愈的景仰之情,亭内正壁嵌着石刻《白鹦鹉赋》。
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编辑 林炜璇:有的说这篇文章是王维的作品,有的说因为落款写着“退之”,是韩愈的字,所以也有人认为这是韩愈的作品,但是现在学术界就还没有定论。书法上,很多人认为这是韩愈的墨宝是没有错的。不管怎样,这《白鹦鹉赋》它始终是一件文物,也可以看做是我们潮州人对韩愈的一种感情。不管你是不是韩愈的作品,但是只要你跟韩愈有关联,我们潮州人都视之为珍宝,要把它保护起来,展示出来。
来源: 潮州电视台